第290章 你们都是我的不在场证人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 你们都是我的不在场证人 (1 / 5)
        电台的新闻广播刚刚放出,基辛格教授和所有同学看向顾骜的眼神马上不一样了。

        卧槽!这是何等逆天的国际事务分析能力!

        而且最关键的是,顾骜懂的东西也太全面、考虑问题的分析维度太立体了吧?

        即使是基辛格,都免不了中肯地稍许震惊一下。

        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立刻判断出顾骜所懂的每一个领域,并不是都非常深邃。在国际关系领域,每一个专业点上,顾骜其实只学到了基辛格的皮毛。

        但顾骜之所以牛逼,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关键在于他的见识广度实在可怕。

        这是一种高度的文理兼通,而且想问题的时候能够多维度交叉联想、严密论证。

        简直就是一个在混沌系统里游刃有余的变态。

        基辛格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大度之人,很快就坦诚地说:“顾,说实话,刚才听你拿那个‘如果50年东方志愿部队得到了伊尔-28喷气式攻击机,能不能顺利干掉埃塞克斯级航母’的假设来类推时,我对你的言之凿凿还是挺不屑的。

        没想到啊,你对于那些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都会那么一丝不苟地缜密推演,不被历史必然的结论所影响。这一点,你做得很不错。假如你生活在二战那个年代,成为一个将军,那你一定是德式的总参谋部的面面俱到预案风格,而不是英国人那种情报刺探流派的风格吧。”

        基辛格这番话,算是给顾骜的学术和外交风格定调子了。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英美是比较重视情报刺探工作的,二战中破译敌人密码料敌先机的事儿大部分是英美风格干的。

        相比之下,德国的情报部门一直被传统守旧军方看不起,没什么建树。但稍微深入挖掘之人,都不难看出德国人之所以敢这么干的理由:

        德军总参谋部,最习惯的就是“我不去刺探你究竟要怎么打我,而是把你的所有进攻可能性都穷举罗列,然后对应每一招的对策也都在作战计划里写严谨写全面。到时候不管你用哪一招我都有对策”。

        从普法到二战,都是这么干的,虽然最后累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