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 一脚踢到铁板上 (3 / 5)
8月17号这天,顾敏收到了马风从沪江打回来的电话,转告道:“马风说译制片厂那边月底可以把《远山的呼唤》配音工作全部完成,广告片剪辑也可以同期做起来,9月10号就能上映。《伊豆的舞女》要晚一些,大约国庆前一周。
你这边还有1分钟的广告额度,徐主任说了,要拉广告主就尽快搞定,如果找不到的话就直接上映了。”
港商那里拉来的广告,并不需要顾骜去拍摄,都是商家自己拍好了交给他,再让徐主任直接剪上去就行,因此非常省事。
但剩下的国内广告主,就有些麻烦了。
顾骜听了,揉了揉额头:“找,当然要找,这都是利润,怎么可能白白扔掉。”
回国已经一周,他虽然主要精力没放在这上面,但潜意识可是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如今也捋出了几分头绪。
内地如今的消费品市场,值得做广告的东西实在是少。连东瓯人那帮造假皮鞋的都还没诞生,最终顾骜能锁定的,只有烟酒一类的高利润产品了。
烟……
《广告管理暂行条例》要82年才颁布,所以法律和政策上不存在障碍。但顾骜还是不想当出头鸟,因此第一波就不冒险尝试了,万一将来被追溯清算呢。
剩下比较安全的就是酒了。历史上央视早期的标王好像也都是卖酒的,可见这行打广告确实有利可图。
顾骜便把自己的应对思路,大致跟姐姐说了下:“我觉得,目前国内挺缺乏茅五剑泸之后的中端全国性品牌的。最好的酒,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但全部要严格凭票限量供应,茅台五粮液每年都只有那么点。
万元户多起来后,想花钱消费升级,也不知道喝什么。如果找个有点魄力的地方品牌,打打广告,把这块空白占住,让大伙儿觉得‘喝不到茅台的时候喝这个也有面子’,应该大有可为。如果没人有这个眼光打广告,我大不了找个朋友,先赊给她家好了。
这也算是千金市骨。只要有一个牌子真因为这种广告火起来,同行打听到风声后肯定舍得砸钱。以后就不用咱求着别人打广告了。”
顾敏很是信任地答应:“既然你有主意了,去做就好了。这边我帮你看着吧,有问题就给你学校打电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