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筚路蓝缕 (3 / 4)
杨信不是很懂商业,只是善意地提醒:“顾哥,那你是准备在香江注资公司、然后回内地生产产品么?我听说按现有的国家政策,蛇k那边的工厂,好像对港资都是免税的,能免好多年。”
如今的特区深市,并不是全境都免税的,而是划了一块大约10几平方公里的蛇k工业区先作为试点、让港资过来办厂,五年内什么税都不要。而深市的其他地区,也要到明年二季度才正式套用这些优待政策。
特区也是一步步办、一步步往前扩大的嘛。
顾骜知道如今国内有足够勤恳和技术的工人,如果把加工厂设在国内,确实可以省掉很大一笔钱国内装配工人和焊工的薪水,一天最多几块钱,即使是在特区。
顾骜还用不起贴片机,所以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只能用工人拿电烙铁一个个手焊。如今也不成熟,是美国最高端的技术,80年代才进入湾湾和韩国。
而香江的最廉价体力型黑工,如今都要50块港币一天的薪水了。能确保不虚焊的优秀电子厂焊工,起码开价200一天。后来普及后,有了自动的波峰焊回流焊,电子厂工人工资才下降的,因为手艺不重要了。
不过,顾骜稍微查询了一下相关政策后,就发现把厂子设在深市有个最大的问题美国公司的z80型pu芯片,无法以正规途径入境。
原因则是外汇管制。
这也是后来80年代,国内在电子产业发展上,远远不如湾湾和韩国的原因。
当时,国内对于把东西卖给外国人创汇,是非常欢迎的。
但如果在这个创汇的过程中,你必须首先进口外国的原材料、加工后再出口,赚取一个差价,那就非常麻烦。
国家最怕的,是进口进来的物料,无法严格按照当初申报的用途使用比如顾骜要开游戏机厂的话,申报了买1000片z80的pu,每片消耗外汇150美元;如果最后确实出口了1000台游戏机整机、每台售价500美元,那也就罢了。
怕就怕最后出口只出了800台,还有200台偷偷在国内高价卖掉了,甚至是把这200片差额的免税z80用于生产彩电自动洗衣机的控制板那样,就没有把所有进口物资都用于创汇,而是被中国人自己“堕落”地“消费”掉了。
这是国家非常忌讳的,因为当时的导向就是“所有的外汇都该用来创造更多的外汇,而不是供国民奢侈”。同时挪作自用的话,还涉及到一个“避税走私”的嫌疑。
如果过个15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