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硝石 (2 / 4)
担心熊荆忧虑硝石过少,红牟又道“硝石输运过远,航期又太急,若是能有千余人,再设铁路,一年可得硝石千吨不止……”
红牟一艘海舟回来,主要是回来要人要物的。他落锚之处实际是安托法加斯塔港北面四百公里的伊基克港——只要在沙漠中寻找硝石,很自然的就会在这里落锚,港口深入内陆大约四十公里就是硝石主矿区。后世一万多太平军便是在这里起义,帮智利打败玻秘联军。
集均的意思是要迅速增派人手前往那片沙漠,人越多硝石产量就越高;同时要铺铁轨,就像留邑铁矿一样,这样输运硝石方能事半功倍。
“秦军俘虏尚有几何?”魏国降卒演完拿出反间计便自由了,他们可以回魏国,也可以将家眷迁入楚国。熊荆第一想到是俘虏,秦军俘虏。
“臣以为不妥。”工尹刀第一个出声反对。“硝石乃我楚国之秘,岂能让秦人知晓。”
“臣也以为不妥也。”集诲紧跟着道,他和工尹刀一样本能的不相信秦人。“若是此等秦人日后辗转得返天下,秦人尽知我秘也。”
“那当如何?”隔着太平洋,单程四、五万里之遥,熊荆想笑,可再想也觉得用秦军俘虏不好,只好把问题丢给集诲和工尹刀。
“造府可遣千人前往。”工尹刀道,今年收编齐国部分工匠后,造府的规模越来越大,“臣以为此矿之重,重逾泰山,故当皆遣楚人也。”
“既是采矿,未必要遣造府工匠,当遣工奴。可于铜山、铁矿中择选千余精壮前往。”集诲想的更具体。“且如此重地,大王当命人守之,以防硝石被他人所夺。”
“命人守之……,当命何人守之?”熊荆很自然的问起。很快大家目光全盯在少集尹集均身上。集均尚未从载名史书的激动中回过神来,闻言也没看自己的父亲,张口就道“敬告大王,臣愿前往彼地守之。”
“你愿……”远离楚国四、五万里去看守一片沙漠,这大概只有毕生不辱君命的臣子才能做到。注视着集均仍有些激动的脸,熊荆欲言又止。
“臣愿也。”集均拜道。“硝石乃火药之主药,无硝石则无火药。沙海硝石之多,犹如敖仓之粟。若不守之,恐为他人得之,臣愿世世为大王看守硝石之地。”
海卒中有楚人有越人,大家口中的他人说的正是越人。越人也有海舟,说不定哪天越人就找到了那片沙漠,得到了硝石,配出了火药。百越百越,此前越人最大的问题是内部不团结,然而敖制是一种团结各部落的有效机制,如今越人越来越团结,纵使有什么纠纷也会照着楚人解决纠纷的方式解决——
先是打官司,打官司的本质是找一个大家都信服的人(比如乡老)评评理。公检法只有在吏治国家才是政府的专利,在封建国家,法院可以由私人开办。私人法院判案如果能让原告被告心服口服,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上门来打官司,简而言之,判案是一门长期可做的生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