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风雪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风雪 (2 / 3)
        “速令大军急返临淄,不得有误!”田宗压住咳嗽,如此命令。

        “不及也。”牟种出声反对。“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此时不但不能令其速返临淄,还当令其每日行不得过三十里,宿营必据城邑。”

        “不可!”牟种的意思是保住大军,田宗却不是这样打算。“来人!传讯予大将军,秦人恐于北而来,我军两日必至临淄。”

        田宗直接喊了来人。此时临淄城几无士卒,便有士卒,也多为老弱。附近城邑的士卒也基本抽空了,哪怕秦人对临淄久攻不下,短时间内己方也得不到援兵。十五万大军只有一半人返回,也足以让临淄等到即墨和楚国的援军。

        田宗是大司马,牟种是军师。正如大将军田洛未必会执行大司马府的命令一样,田宗也未必听军师的意见。能希望的,就是秦军根本没有南下,秦国正全力攻伐楚国。讯报上也称这几日北地诸邑风雪肆虐,飞讯杆很可能是被大风吹断。

        牟种如此着想,繁华的临淄城,还有西面一百三十多里的谭城都是大雪。碍于这场大雪,临淄的讯文不得不以讯骑传送,而领军返回的大将军田洛只能暂住谭城。

        谭城即谭国。早在齐国封于营丘之前,谭国、薄姑、奄、熊、盈,超过十七个东夷方国就在齐鲁之地了。周人代商,对殷民夷人自要控制。武王先是安慰性的把殷商遗民封给纣王太子武庚,但随即把弟弟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度、叔处封于霍,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为监视齐鲁之地的夷人,封叔振铎于曹(今菏泽一带)、封叔武于成(今东平一带)、封姜太公于营丘(临淄),又封弟周公于殷人旧都奄(今曲阜),周公在朝中为相,只能命其子伯禽到曲阜就封。曲阜是周人在东方的中心,这便是鲁国地位从初封就高于其他诸侯的原因,也是鲁国从一开始就施行周礼的原因。

        三监之乱,谭国也参与其中,周人重罚了首恶薄姑和奄国,谭国得以幸存,但幸存的代价就是修建周道(也有可能之前就在修周道)。诗经《大东》中云,‘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就是一个谭国贵族的哀叹,‘其直如矢’的周道经过谭国,由谭国营建。

        齐国也和赵国一样,在春秋之前也存在亲中国的一方,以及亲东夷、莱夷的一方。双方的争斗直到齐恒公时才尘埃落定,修周道的谭国就灭于齐恒公之手。

        困于谭城的大将军田洛自然无暇顾及脚下城市久远的历史,他考虑的是秦楚战争要持续多久,胜利的一方还能剩下多少力量?齐国大概在什么时候介入,帮助较弱的一方?

        春秋时只有天子敢称王,战国时王已经是烂大街了,只有齐国与秦国曾称帝。对于齐人来说,这是一种骄傲,这份骄傲可以让齐人宁蹈东海、义不帝秦。但这仅仅是士人,庶民却并不以此为荣,不以齐国为荣的庶民是不会真正死战的。

        这一点上田洛不得不佩服楚人,楚国愿意为楚国而死的人多过齐国。幸好秦国伐的是楚国,也只有楚国才能挡住潮水一样、永无休止的秦军。两国决出胜负的时候,楚人要死光吧。

        幕府内田洛安坐,想着秦楚两国的战事,天色将暮的时候,临淄大司马府的讯报才被令骑送到。骑士浑身冰冷,脸唇白姿,田洛没有让他下去,他只能立于帐中受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