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授土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授土 (3 / 3)
        “今日之战,秦将败走,咸阳当知我军攻秦。”封完誉士的熊荆全身尽湿,到底是年轻人,他只是换了一件衣服便开始谈论当下的战事。

        “大王现于竟陵,秦人或以为这是疑兵之计。”庄无地道。“且南郡诸县皆雨,讯息传至咸阳,当在数日之后。”

        “恩。”熊荆同意他的观点,他还是忍不住问“秦王将如何?攻赵否?与项伯所率之军战否?还是速速调集各郡甲士,从巴蜀、汉中、武关道、洛阳等地驰援南阳、南郡?”

        楚军大举攻秦,秦军会做出如何的反应一直是大司马府争论的焦点,项燕认为秦军必将猛烈伐赵,绝不会放弃赵国以援救南阳和南郡。但也不会坐视楚军攻占南阳郡、南郡而不管。

        巴蜀(下辖二十余县)、汉中郡(下辖八县)、内史(内史为秦王直属管辖地区,相当于直辖郡。其下设县四十一县)、三川郡(下辖二十余县)、颖川郡(灭韩后所设,下辖二十多县)。这些郡县皆在黄河以南,大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县。人口哪怕以每县最少五千户计,也有六十万户之多。

        秦军主力虽然已经调至共邑,但不是说秦军国内只有一百五十万傅籍男子,而是说仓储、输运只能支撑这么多士卒作战。战于赵国,巴蜀的士卒是不可能调过去的,秦国国尉府只能采取就近原则,按照粮秣供应决定军队规模,士卒则是以战场为中心,以远近为原则,征发离得近的士卒,少征发或者干脆不征发距离远的士卒。

        以项燕的说法,秦军不可能要四十多天才赶至南阳宛城,就近征发内史四十一县、汉中八县、三川郡二十多县、颍川郡二十多县的士卒会比共邑大军快的多,巴蜀如果占领夷陵应当无忧。

        项燕观点如此,郦且则认为秦军材士、精卒都在共邑,因为秦人以为楚军将在共邑与其决战。虽然内史、汉中、三川郡、颍川郡可以再度征召士卒,但这些郡县还能征召多少士卒是一个问题;其次就是这些士卒并非精锐,更缺少精挑细选出来的锐士。士卒体格、战力都要比共邑的秦军低一个档次;最后就是救援线路问题。

        南阳郡是天下的中枢,秦军虽然可以快速动员各郡的士卒,但他们将是从四面数个方向赶来——即便汉中与内史合为一路,也有两个方向武关道和方城道。秦军因为分兵,数量本就不多,士卒战力又不行,又分成两路,楚军大可以借助湍水、白水以作机动。

        这两水在宛城南面的新野交汇,右边的白水从北面的宛城、申城缓缓流来,左边的湍水则从西北而来,溯水往上两百五十里,距离武关道末端必经之处析地白羽城不过八十里。借助湍水和白水,楚军两天一夜即可完成直线一百公里的机动。而如果是陆路行军,则需要四整天时间。

        项燕是通盘考虑,粗而不细;郦且则是依靠郡县的人口、里程进行详细的计算,但不能说没有遗漏。作战司有数个应对秦军的方案,可这些方案都要根据秦军的反应来选择。

        才刚刚拿下竟陵,大王就想那么远,庄无地笑道“秦王如何,只可问于知彼司。臣只知秦军来时,邓邑再筑新城,旧郢已为我所有。而明日,郢师将攻伐纪郢。”

        。阅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