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千古 (3 / 3)
堂室里已经寂静无声,众人听着听着脸上皆有惧怕之色,脚步不自觉的往外挪。唯有荆轲面色未变,一直持剑在手。“好剑!”他眼睛里闪现出别样的光彩,最后向张耳揖道“君赠剑于轲,柯必使此剑……扬名于千古。”
“足下若爱之,赠之何妨。”张耳笑道,“然此剑……”
“无妨!”荆轲‘呛’的一声收剑入鞘,很自然将剑璏(zhi)在腰带上,而后不顾张耳在侧,竟然扬起了脖子,慷慨起了悲歌“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上就能到达。
这是一个宋人在卫国作的歌曲,就的是卫音。宋人思念的是宋国,荆轲是卫人,他思念的是卫国,而在场的一些燕国豪客思念的则是燕国。站在大河南面的大梁,遥望着大河北方不复存在的母国,高歌之人一时潸然泪下。
“哎。”张耳、陈馀这些魏人听闻歌声眼睛瞬间变得湿润,最后竟然也跟着他们唱了起来。
“君真欲入赵刺李牧?”夜晚,偌大的堂室点上了诸多烛火,田光与荆轲安坐于席,对比白日的嘈杂,夜晚的静谧让人恍惚感觉置身时光长河,清冷的时光流淌而过,一去不返。
“鄙人之意,君早知也。”荆轲神情无比庄重,斩鼎剑就横放在他的腿上。
“我负人也。”荆轲游历天下,最后会定居燕国,乃因他与田光惺惺相惜,不但相惜,更是志同道合。两人都有伟大的志向,但实现伟大志向的手段却很卑劣,这不得不让田光哀叹。
“今日张耳曾言李牧募天下勇士以拒秦,轲明日便可赴赵。”荆轲道。
“不可。”田光反对。“君当先入秦,入秦窃秦人之图策后越井陉入赵,方得李牧亲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