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结束党争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1章 结束党争 (2 / 3)
        在此期间,高翔犹如一股清流,先后平定了几场叛乱,又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对内改革,才让整个大明趋于稳定,而没有出现较大下滑。

        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高翔一己之力还是有限的,根本无法将大明拽入正常轨道。

        现在,机会来了。东林党被三党联合,利用“京察”打趴下了。

        万历皇帝又利用秦王的“账本”,将三党清除掉。

        朝中的文官没有了党派之争,趋于一种祥和的状态。

        但是,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高翔知道,官员们喜欢利用同乡、同年进士等关系拉帮结派。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新的党派。

        为此,高翔向万历皇帝上书,重新定位都察院和各部给事中。让他们充分发挥监督和弹劾的职责。对于拉帮结派,另立山头的官员,严惩不贷。

        而监督的重点则是工作之余,比如哪些人喜欢在一起聚会,哪些人喜欢一起喝酒……

        锦衣卫和东厂也同时对官员,包括都察院和各部给事中进行监督。

        最终的目的,就是防止党派的再次出现,小帮派、小团体,也要消灭于萌芽状态。

        朝廷趋于缓和,但朝政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首当其冲的就是小冰河对大明的影响。

        虽然高翔发明了暖棚,在苏州府和京城郊区生产了大量的土豆,解决了大明的粮食危机,但是这都是暂时性的。从长远来看,无论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还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需要更多的粮食。

        为此,高翔上了奏章,提出了一些增加粮食产量的办法。万历皇帝接到这本奏章之后,就邀来内阁人员,以及六部尚书前来议事。当然,作为建议的提出者,高翔也被召入宫,商议此事。

        由于浙党的倒台,方从哲也免,吴道南成为了内阁首辅。兵部尚书田乐和户部尚书杨俊民也都进入了内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