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探矿终有发现 (3 / 3)
对于这两个矿山的未来,高翔信心满满,因为改革的路还很漫长,需要逐步平稳的进行。如果操之过急,只能是适得其反。
这边,两个矿山如火如荼地开展生产;那边,河南全省两项制度推行也顺利完成。
高翔看着最后的统计、测算结果。。十分满意。同时,他也得到山东方面的消息。丁尧推行的也十分顺利。
虽然山东地区和河南一样,人口众多、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但是山东地区紧临大海,海产品及其丰富。再加上孔子思想的熏陶,造就了山东地区此时的民风淳朴。
高翔率领人员赶到山东时,丁尧这边也接近尾声了。
高翔夸耀道:“丁尧。此次山东地区推行成功,你运筹帷幄,功不可没呀。”
丁尧谦虚地说道:“都是伯爷教导有方,各位大人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其实我没有做什么。”
高翔笑着说道:“你就不要谦虚了。山东地区缺少雨水,土地与河南一样,十分贫瘠。你能克服种种困难完成此项任务。确实不容易。”
丁尧说道:“伯爷。虽然完成了这项工作。可是这只是暂时性的。。我觉得从长远角度看,还是存在问题的。毕竟山东地区人口太多。”
高翔听了之后,说道:“我大力推行商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官员俸禄。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通过发展商业,能够给劳动力提供工作的机会。如果仅靠种地,一来地少人多,二来土地养活不老那么多人。遇到天灾,就会出现吃不上饭的情况。再加上官府、地主的层层盘剥,农民的收入就更加少了。”
丁尧若有所思,说道:“伯爷。真佩服您的高瞻远瞩呀。如果真能解决这个困扰各朝各代上千年的问题,那么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呀。”
高翔笑着说:“我也就是有这么个想法,只能顺其自然的发展下去。至于成不成功,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我已在河南平顶山地区发现了一个大型煤矿和一个大型铁矿,现在急需人员。咱们可以为这两个矿山在山东地区招募人员。这样既能解决矿山缺人的问题,又能解决山东地区老百姓吃不饱的问题。一举两得呀。”
丁尧一听,喜上眉梢,他拜别高翔,立即去安排此事去了。
高翔的改革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明的发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