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墓毒 (2 / 2)
吱呀吱呀……
尘封几千年的大门,发出沙哑沉重的声音,缓缓被推开,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睁大双眼,静候与历史相遇的刹那。
这个宫殿门,确实与他们所感受到的一样,并没有任何机关,而且,似乎用力一推就可以打开了,只是这门一开,从宫殿里面立即飘出大量的气体,浓密如雾,两名扶桑下忍连忙后退。
“墓毒,都把防毒面具带上。”
看到这墓,虽然离的较远,但是二爷还是立即喊道。
考古队所有人都拿出防毒面具带上。
有的的报道曾经宣称,所谓“墓毒”是不存在的,古墓中的毒气,不过是有机生物体比如尸体,或是其它物质诸如随葬食物等,腐烂后自动成的一氧化碳。只是这种报道太科学化了,显然不太了解华夏古人的反盗墓手法。
古墓中的墓毒是真的存在的,华夏古墓中不只有墓毒,毒物的种类也不简单,往往是“五毒俱全”,气态、液态、固态,这三种形式全部存在,在这考古发掘中已得到了证实。
实际上,华夏古人早就知道制造“毒气”的原理,他们对化学这一门现代才发展起来的学科的某些领域,早就了解和掌握了,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如,炼制长仙丹、五灵丹这些所谓长生不老药、长寿药、**,就是华夏古代化学家进行的早期化学实验行为。
气态墓毒在古籍中常有记载。如西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最常见的就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去因为一般人不懂科学,一氧化碳被神化了,成了一种绝杀盗墓贼,神秘而又无形的超级杀手,甚至连现代的考古人员都俱怕三分。
一氧化碳的毒性,应该是华夏古人在长期炼丹过程中发现,并使用的。在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工业生产中,常用之为还原剂。古代便有术士便曾利用此原理,炼造假赤金骗真金。假赤金就是将黑色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可以将它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这就是假赤金
古墓中一氧化碳这种毒气的来源很方便,且容易,炭未燃彻底时,便会产生这种毒气。在秦汉及以前的年代,古人喜欢在墓内积炭,这种炭,多是烧过却又未烧彻底的炭灰。墓中放置炭石,也叫“积炭墓”,考古时常会在先秦古墓中发现“积炭层”。
古墓中积炭,可谓“一石三鸟”:一,可以起到干燥墓穴,尸体防腐;二,反盗墓,盗洞不容易形成,易塌方;三,仍是反盗墓,产生有毒的气体,即墓毒。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季龙盗春秋后期名人赵简子墓时,便在赵墓中发现了一丈多厚的积炭层。有经验的盗墓贼,会利用这一点进行探穴,并将之作为认证古墓年代的一个依据。拔出洛阳铲后,如果泥中夹炭,十有**就是古墓了。
气态墓毒是最为厉害的一种墓毒,因为看不见,摸不着,也闻不着,所以盗墓贼一不小心便中了“毒招”,死了,还不明白是怎么死的。
气态墓毒容易外泄,会造意外伤害。古籍记载,齐景公的墓内暗置毒物。有盗墓贼掘开墓穴后,“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墓内冒出的气体,竟然把天上飞过的鸟儿都毒死了,可见墓毒之毒。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