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时代 290章 魔王与妖王的第一次碰撞①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浩劫时代 290章 魔王与妖王的第一次碰撞① (3 / 5)
        这就是蝎魔系联合舰队为何要跨越印度洋,直奔印度半岛的真正原因。

        随着这一次的黑暗降临而新到来的蝎魔系恶魔舰队,规模更宏大,实力也更强大,比之两天前彻底覆灭的那一支蝎魔军团更加强大,由此可见,远在南十字星域的蝎魔之主和另外几位恶魔君王、恶魔亲王都很愤怒,很愤怒……可以肯定,比起冥灵族的两大巨头冥灵君王和冥灵皇后的愤怒绝不逊è多少。

        不过,在失去了澳洲大陆这一块“根据地”的情况下,蝎魔系的几大巨头所能做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进攻刚族帝国或是绕到另一边进攻mí雾军团,二是调转方向,选择其他的陆地来做地盘——往北,是亚洲,往南,是南极洲,往西,是非洲,而它们所在的位置,澳洲西南方的印度洋之上。

        因为种族特蝎魔系联军很干脆的放弃了冰冷的南极洲——它们不是冰系恶魔,在南非洲和印度半岛这两大目标中,它们最终是选择了印度半岛,理由有二,一,降临印度南部的是东十字星域的魔魂系三神舰队,这是恶魔们的死对头,对其出手,名正言顺;二,控制印度北部和整个中亚的蛇魔系恶魔联军在这一次黑暗降临中成功获得了新的援军后,赫然是成了地球上最强大的恶魔势力——甚至是超过了北美的沼泽系、北非的邪狱系和北亚的风雷系,绝对的兵强马壮,可想而知,那一位在第一次黑暗天幕时就降临地球的候选者,炼狱蛇魔小姐再次获得的奖励是多么的丰厚。

        蛇魔系的强大,使得蝎魔系联合军团选择了合作和结盟,或者说,是依附,它们的目标,就是加入蛇魔系,如无意外的话,当蝎魔系抵达印度半岛南海岸的时候,蛇魔系将会由北边对三大神教发动全面进攻,前后夹击,准备将跑来抢食的东十字死对头给歼灭——只要有机会,恶魔联军是不会放过的。

        当然,杀向印度半岛的蝎魔系联合舰队,同样得面对另一个早已盘踞在印度半岛西部的强大势力雾三族,在澳洲大陆,它们已经彻底失败过一次,相信这也是蝎魔系不想招惹冥灵一族的原因之一。

        在遍布地球的众多战场上雾三族所代表的势力无疑都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比如,在华夏东北,风雷系恶魔联军向白虎城发动进攻雾军团的动向就是举足轻重的,趁机发难?按兵不动?或者说,是趁白虎城全力对付风雷系恶魔的时候,对朝鲜半岛这个人的目标发动强攻?很多可能,当然,这些可能,瞒不过大预言者罗大神棍,所以,很不幸,他看到的是朝鲜半岛将会成为新的战场……

        又比如,在澳洲大陆,冥灵一族准备绕过澳洲的东海岸,对婆罗洲发动复仇之战,不错,冥灵一族是六亲不认的疯子,但它们不是傻子,所以,它们也很明智的放弃了将生命能量反应非常强大的mí雾三族,而是选择了生命能量反应非常弱小的婆罗洲做为它们的第一个目标,而隐藏于mí雾中的mí雾三族也很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它们完全无视了冥灵一族的“借路”,任由气势汹汹的冥灵舰队绕过整条漫长的海岸线,就在它们的眼皮底下,全程启动着最强防御,一路呼啸着飞向了紫帝城所在的婆罗洲。

        至于刚族控制的澳洲大陆西半部,对于冥灵族来说,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机械族的生命特征,让冥灵族完全没有半点的“胃口”,自然不会将刚族当成第一目标,再加上刚族的强大,连mí雾三族都只不过是“分庭抗礼”,各据一方,冥灵族再疯狂也不会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跑去挑衅一个实力这样强大的对手。

        冥灵一族属于拥有鲜活体的高智慧生物,是最野蛮残忍的存在,吃一切带有血液的种族生物,是所有生命的大敌,飞禽走兽、高低阶魔兽甚至人类,一切生物在他们眼中都是可口的美食,有时候甚至包括他们自己的同类。

        就在冥灵舰队呼啸而来的时候,随着陨石雨的停止,刚族在哥伦打洛岛的分基地开始脱离整座岛屿,在护卫舰队的护送下,向着婆罗洲的方向快速飞去,这并不是为了躲避即将到来的冥灵舰队,而是因为某位统帅所划定的战场并不是在这座横亘在强大的冥灵舰队到达婆罗洲必经之路上的岛屿。

        当然,这一座在过去六天中被刚族过度开发的南洋岛屿,极有可能将会成为冥灵舰队在行进过程中所攻击的第一目标,这意味着这座岛屿将会步上新几内亚岛的后尘,消失在地球的版图上,成为历史的尘埃。

        而作为早已预见到这一幕的人,罗战峰完全没想过去改变这个事实,假如有需要,他直接在原址上用创世之力再造一个新的岛屿,甚至是再造新几内亚岛,都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需要耗费他体内大量的能量,如此而已,但是,这其中的价比”,实在是……很差劲,完全没有这样的必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