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货币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章货币 (1 / 2)
        冬季,一场雨下来,气温显着降低,街撑着油纸伞的行人,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温暖,乍逢降温还有点不适应,一个个缩着脖子,年轻人披了夹袄,年纪大点的则穿鹿皮袄子。所幸天赐城的街道,俱是平坦整洁的三合土压成,街道两边又有排水系统,街面不积雨水,连着下了两天的雨,走路也不担心踩到水坑,若是其他地方,嘿,烂泥能没过膝盖去。

        叮当、叮当,马车飞驰,一路响着铃铛提醒路人避让。

        除了私人马车、货马车,朱云扬还做了一种“公共马车”,在普通车厢左右壁各钉一长条板凳,能坐下十个人,沿着北自钢铁厂的固定路线行驶,沿途分八个站,每坐一站只要一钱,也是说从天赐城最南边的船场到最北边的钢铁厂,二十多里地坐全程也只要八钱——只当两枚鸡蛋的价。

        为什么这么便宜呢?听说是王府出钱补贴了的,着实是个惠民的善政,沿途居民出行方便多了,工人、学生、小官吏每天班学都坐这车。

        大明兵部副局长章坐在一辆这样的马车,他每月的工资,还养不起私人马车,每天下班都是坐公共马车』然接到王府传召,他乘马车,匆匆赶往王府。

        传召是为什么呢?章搜肠刮肚的想半天。抓不着头绪。外面天气骤冷,王府却是温暖如春。

        新鲜出炉的硬币,摸去还有点硌手,朱云扬慢慢把玩着东方史第一套冲压硬币。

        国使用了两千多年的翻模铸币法,铸出的钱币精美绝伦,与汉五铢同时代地罗马金币。七歪八扭的,放国绝对是残次品。无他,古欧洲地冲压铸币是做好下钢模金银放在间,拿锤子砸,这样压出的钱币效果可想而知。

        有了冲压机不同了,用来铸币的金属板放到机器,下钢模一压从板子咬下块圆币,钢模带着的花纹,也留在了钱币。这样做出的硬币,花纹可以做得很细致,和二十世纪的硬币相差无几,没有冲压机。绝对无法伪造。钱币地边缘则呈微小的齿轮形,防止居心不良的人在面刮金银。

        面值最大地是金币。重一两,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五。在这个时代,相当于纯金了。所以它的价值等于一两黄金,或者十两白银。正面图案是竖排的“一千元”三个隶体字,底下小一点的横排宋字体“大明天下”,背面则是炮船的图案。

        次之则是银币。也重一两。含银量百分之九十五。即等于一两白银地价值。或者一贯铜钱。和金币相。正面面值改成“一百元”。大明天下地字样不变〕面是剪式船乘风破浪地画面。

        面值十元地铜币重一两。它地材质接近纯铜。在自然光下呈现紫红色。因此又被人叫做“紫铜钱”面印着一条捕鲸船。射出地捕鲸叉正刺了鲸鱼。

        以三种钱材质分为金银铜。重量都是一两。均属大额货币面图案则是各类船只。若干年后。当它们在整个东亚流通使用时被人们称为“金海钱”、“银海钱”和“铜海钱”。

        面值一元地铜币。重量是半两了。材质为青铜。自然被老百姓俗称为“青铜钱”图案是带炮架轮子地野战三斤炮。

        一角地面值地。是拿不易锈蚀地锰钢制造。重二钱图案是架大水车。因为钱币小了条印得较粗略。栈看像个车轮子。因此被称作“陆钱”。

        最小地一分面值。仍然是锰钢质地。重一钱。面印着炼铁高炉。这玩意在大明之外见过地人不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