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勤王军至 升官加爵受封赏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勤王军至 升官加爵受封赏 (2 / 3)
        试想一个人被断了一手一脚,身体多处重伤,连站都站不稳的情况下,还能指望他打败敌人起死回生吗?

        恐怕很多人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但总有那么一批“不识时务”的“痴人”,坚信这个国家可以绝处逢生,坚信还有机会以弱胜强。

        张镝就是其中之一,袁镛也坚定不疑,胡隶也算上一个。

        至于赵孟传,不知道算不算信念坚定的那批人,他的勤王意图,旁人不得而知,到底是作为宗室贵戚的使命感,还是忠君报国的责任心,又或者只是为了博的更多政治资本、图名求利?

        而那都监赵进,更不用说,只是个随波逐流之辈而已。

        八千义军的领导者们,怀着各样心思来到临安勤王。而在他们到来之前的数月里,监国太皇太后谢道清已多次下哀痛诏,要各地宋军带兵入卫临安。但由于元军控扼长江防线,又驻兵瓜洲、和州,使得两淮宋军交通堵塞难以渡江。四川、荆湖等地宋军也受元军牵制、自顾不暇,无力脱身。故而受召勤王的部队寥寥无几,不过勤王者虽少,也并不是没有。此前已有郢州守将张世杰、江西安抚副使文天祥、湖南提刑李芾、知淮安州兼京东招抚使夏贵、都统制刘师勇等人先后派兵入卫。

        这些难能可贵的忠臣义士,朝廷大事封官加赏,如张世杰很快被提拔为保康军承宣使,即便焦山大败后还加封为神龙卫四厢都指挥使,总都督府兵;加文天祥为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知平江府;升李芾为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升夏贵为枢密副使、两浙宣抚大使;加刘师勇为和州防御使。

        但对于苟延残喘、败绩连连的大宋朝廷而言,这一点勤王力量不过杯水车薪,临安及周边情势仍在不断恶化,兵力越来越捉襟见肘。陈宜中没办法,下令将临安城内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籍以为兵,号称武定军。但这些新募士兵老的老,少的少,甚至有不少还是不满四尺的孩子,让观者寒心。

        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庆元义兵八千之众,于最危难之时逆流而上,就是雪中送炭之举。先前勤王之人都已加官进爵,后至的庆元义军自然也不会例外。也就是说,赵、周、袁、胡、张等领兵者铁定是要升官了。

        大宋朝廷已经穷途末路,所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官爵赏赐了。

        大军才到,驻兵城外,太皇太后就亲自召见赵孟传为首的几名领兵官,嘉奖慰劳。

        廷对之时,赵孟传痛哭失声,连称“护卫来迟,令太皇太后忧劳,罪该万死”之类的话,谢太后心中有感,也抹了两把眼泪,称赞赵孟传公忠体国,是宗室们的表率。周进也乘机搭上两句话,声泪俱下,大大的表了一回忠心,也被谢太后赞为“忠臣”。袁、胡、张三人则行礼如仪,中规中矩,形象庄严,但都没有在廷对上说话,其实是没机会说话,因为戏份都被赵、周两人抢去了。

        太皇太后召见之后的第二日,宫中就有诏旨下达,不出意外的升了几个人的官,赵孟传为首,授华文阁直学士,擢浙东制置使,仍旧兼知庆元府,总领浙东义军。周进升浙东路副都钤辖,迁上阁门副使,任浙东义军正将。这两人都是表忠心表的好,加之原本就有官职在身,所以封赏在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