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那年,那人,那风骨!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章:那年,那人,那风骨! (2 / 3)
        ————

        出人意料,在刘达返回洛阳之后,皇帝陛下非但没有龙颜震怒,反而在朝会上对这位关北经略使好言安慰,只是得知其余那些个关北的官员,并没有都一起随着王充倒戈,还有许多宁死不屈的,被王充关押了起来,天子的神色才似乎有些触动。

        听闻这个消息后,不止是隋玄帝松了口气,事实上所有关北出身的官员都如释重负。作为台面上的关北领袖董承叛出洛阳,必然是一场波及洛阳中枢的官场灾难,在关北出身的那些个大臣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希望关北的官员们与其苟活得富贵,还不如自尽殉国来得一干二净,还可以挽回一些皇上对关北出身官员的印象,刘达带来的这个消息,绝对是不幸中的万幸。

        事实上,在渤海王跟秦王叛乱之后,武将们的表现,太过让人失望。首先是蓟州守将叛变。接着广陵的豪阀林氏举族叛变。而且他们分领一支骑军作为先锋,即将进逼洛阳东部,攻向那条尚未构建严密的防线。

        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也不是没有,首先是杨超派出族弟杨文调兵向北,准备着手构成一道南北向的防线,已经先行死死扼守住几大关隘军镇,使得洛阳西门户暂时无忧。

        紧接着,关陇的周驰、章怛两位大将,各自亲率精骑疾驰,与杨文南北呼应,让中原腹地不至于动荡不安。

        同样是手握兵权的地方武将,一方是乱臣贼子,奢望建立扶龙之功。一方则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再说洛阳城内,在刘达找到落脚的府邸后,府上门可罗雀,除却几位相当要好的人,来表达一下慰问,其余人皆是唯恐躲避不开,惹火上身。

        就在刘达送走友人准备闭门谢客的时候,没有想到,前后脚就有三人连袂登门拜访来了,而且身份显赫,乃是乾化初年的科举“三甲”马致、王冲以及曹卉

        。隋玄帝刚刚上位,朝政百废待兴,天下动乱不断,急需一场盛世来选拔人才,故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乾化初年的科举进士乃是天子门生。当然,还有一人被旁人争了去,那就是前首辅陈公瑾的门生“狂士”唐山。

        同样是出自那场乾化初年的科举,同样是前途似锦的官员,三人又是才华横溢,故而私交甚好。而且又以探花郎曹卉才气最高,榜眼王冲眼光最为长远,状元郎马致最为稳重。

        可这三人与刘达交情并不很深,也只见过寥寥几面。当三人共同来到刘达府上,当年科举最出彩的四名年轻人,除了在翰林院深居不出的的唐山,就都凑齐了。

        四人聚齐落座后,一时间竟是皆无言。曹卉首先说道:“徐首辅当年曾言,书生治国,责无旁贷,书生救国,力所能及,唯独不可书生乱国。”

        马致嗯了一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说过。”

        王冲沉默片刻,自嘲笑道:“我朝平定春秋一统中原后,修编前朝史书,总能看到一些笑话,什么水太凉井太小,什么我家徒四壁,无大梁无白绫。我以前不太愿意相信,只是这一次,我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才不得不信。”

        王冲站起身,来到窗外便是大雪纷飞的靠窗位置,“昔日高祖曾被叛军将领联袂而至,气势汹汹,楼下就是数千叛军铁甲,唯有我朝第一代军神赵括将军一人,挺身而出,出声当场质问叛军首领。而我朝文官,与赵括将军同样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虽怒而不敢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