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问心求己(二) (1 / 2)
当这场足以让天下震惊的审讯结束后,所有听审、陪审以及主审的人都陷入了久久地沉默,除了隋玄帝和陈公瑾。
没有人会想到隋玄帝会真的去治陈公瑾的罪,更是没有想到隋玄帝想要的,是一个能彻底抹杀掉陈公瑾的罪名。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陈公瑾在审讯的时候,没有丝毫辩解,一切都坦然接受,仿佛他不知道一旦罪名成立,到时候隋玄帝铲除他将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救他。
要知道,只要他陈公瑾开口辩解,便会有无数人替他说话。尽管会有一些大臣琢磨不透隋玄帝的想法会保持沉默,可这整个洛阳的百姓,有谁会不为这些年来,为百姓尽心尽力的谋福首辅大人求情?可陈公瑾就偏偏没有说过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
私吞土地,**,欺君犯上,隐瞒南疆实情,导致南疆陷入如今危机,一条条罪名加起来,一旦承认就是罪无可赦,谁也救不了他,尽管这些罪名是那么站不住脚。
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年来如果没有陈公瑾实行的那些政策,没有他在兢兢业业做着帝国的缝补匠,这天下早就乱了。至于南疆,堂堂一个皇帝,会了解的比一个大臣少吗?
隋玄帝命人呈上陈公瑾在贺州郡两百亩民田地契,这些田地乃是陈公瑾利用职权所占。紧接着,户部侍郎又呈上陈公瑾私吞两成运往南疆的漕运的账单,以及安插亲信入盐政,排除异己,将众多大臣扫落马下的状书,并附上已有一十三名四品以上大臣的联名书,请求治陈公瑾的罪。
作为主审的洛阳府尹陈达,他知道陈公瑾绝不是贪财恋权之人,即使有这么多所谓的“证据”,只要陈公瑾开口,一些都可以有转机,可陈公瑾依旧是保持着沉默。眼看着“铁证如山”,陈达只得听从隋玄帝的旨意,按大隋律法,判处陈公瑾明日午时处斩。
听审的百姓大臣黑压压跪倒一片,请求隋玄帝收回成命。可这天下终归是姓李,隋玄帝想谁死,只需要一道圣旨,哪怕是陈公瑾。
百姓大臣的求情,也丝毫改变不了隋玄帝的旨意。
问斩那日,天一直都是阴沉的,不时有闷雷滚滚。随着刀斧手的挥刀,献血从陈公瑾的脖颈喷出,天空终于承受不住,跟着刑场外的百姓一起大哭。
哭声直盖过了雷声。
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欺君犯上,但他们分得清什么是好官,什么是真心为民为国的好官。
洛阳城的百姓,人人皆身着素衣为陈公瑾送行,万千巷口,皆立陈公瑾灵位祭拜。不知是谁带头喊的一句“为首辅大人送行”,随后便是排山倒海般夹着哭声的“为首辅大人送行”。
那些被陈公瑾生前清理掉的贪官污吏,则是拍手称快,陈公瑾一死。重回官场指日可待。还有很多大臣惶惶不安,生怕天意难测,哪天惹得皇上不喜,落得跟陈公瑾一般下场。
人间百态,一一呈现。
隋玄帝在陈公瑾问斩后,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不再乘坐龙辇,也不让太监宫女等遮挡,任由雨水打湿自己。回宫后,隋玄帝换下湿透的龙袍,擦干身子,换上一身新的龙袍到了御书房独自待着。
陈公瑾算的上是隋玄帝的老师,如果没有陈公瑾,李煜也当不得如今的皇帝。隋玄帝对陈公瑾有感激之情吗?肯定是有的,可不管陈公瑾日后做什么,怎么样做,从隋玄帝登基的那一刻开始,以往无论多么大情分,都会逐渐消磨殆尽。
至于陈公瑾的死,隋玄帝会不会悲伤,只有天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