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心狠之人未必无情
这日,渤海王李治与谋士黄寅在书房密谈,期间谈到在朝为官的人,李治言:“当今朝廷庸才居多,唯有陈公瑾才是朝廷栋梁,地方官员中饱私囊,一个个富得流油,百姓过得却十分苦。若不是陈公瑾,恐怕不待元朝来犯,便从内部自行乱了。实在是世间丑态百出,唯官场最为明显。”
黄寅对此说道:“天下的官员分好多种,靠祖辈余荫沾光,躺在族谱上落个油水小官,是孙子官。只会叫唤从不沾事的,称之为蛤蟆官。凶狠刁钻,欺软怕硬,见到权贵低头,见到百姓就咆哮,是狗官。因循守制,尸位素餐,捞好处半点不含糊,只是不知避祸,谓之尸官。最是喜狐假虎威,擅长察言观色的官叫狐官。那些指使收下胥吏掀起阴风阴雨的郡县长官和实权校尉,则是虎官。而虎官之上就是鬼官,坏事做绝,在幕后翻云覆雨,但是深居简出,不知底细的老百姓仍然认为是清官,这就算是前十四层中最厉害的,也是现在最多的。”
李治点头称是,随后李治说道:“昨夜我召集众将领,我以剑指向洛阳方向,寓意再明显不过。众将领大多数我可以看出是可与我打天下的,可还有一小部分将领是绝不肯与我一起入那皇宫的,依先生看来我应当如何。”
黄寅沉声道:“前几日传来消息,元国终于是按捺不住了,准备由南疆一举北上。如今豫南王李英可谓是兵强马壮,朝廷对他的掣肘并不多,且他的谋士宋玉也是野心勃勃之人。本来此次战役或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可那李英无心于皇位,是一个忠心之人,元国军队想来他定会竭力阻挡。可元国如果不先过了李英这关,北上无疑是个笑话。陈公瑾是极大的聪明人,他会给李英一些帮助,但十分有限。试想,若元国吃掉李英,势必也会大伤元气,朝廷军队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如此一来,可谓是一举三得。王爷可让不与王爷同心的那部分将领,领两万兵马前去支援李英。这样既会赢得民心,同时也为日后的大业取得更好的名义。”
李治听后皱了皱眉,说:“两万兵马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太大了。况且那些将领好歹也是跟我出生入死多年,如此让他们去送死,是不是有些让人寒心。”黄寅道:“之前让王爷尽快准备起事,实在是陈公瑾那一系列措施无疑是在挽救朝廷,不得不提前行动。可如今元朝既来犯,无形中为王爷又取得了时间去积攒实力。两万兵马虽是有去无回,可一旦开战,获得的将不止两万。届时王爷可竖起抵御外敌大旗,招兵买马,增强实力。此刻断不可妇人之仁,舍不得那些将领和士兵,要知道慈不掌兵,而且他们也并不会觉得你是在让他们去送死。”李治点头称是,笑言是自己目光短浅了。
黄寅与李治又密谈了许久后,起身回家。回到家中,黄寅点燃烛火,在火炉上温一壶黄酒,连喝两碗,提笔于纸上写到: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即垂大名尔。随后再喝两碗,口中言:黄寅有愧于诸将士!这夜黄寅大醉,谁又能说心狠之人无情?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