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天下局势
在隋王朝通过征北之役,彻底解决北部匈奴后,一时间不仅震慑周边邻国,更是让许多有不臣之心的人安稳了许多。
这日,渤海王李治在府中与谋士黄寅谈论近日整编山贼流民和招兵的事,渤海王说:“先生建议此时扩充军力,逐渐摒弃韬光养晦的策略,现在就开始这么明显增强增强实力,是不是有些为时尚早?如今朝廷有那个陈公瑾辅政,又有徐龙骑杨超等将帅之才,几场大战接连胜利,民心仍旧依附。我们这么一来,恐怕陈公瑾会打压我们,之后也会对我们有了提防。”
黄寅答道:“现在的朝廷,表面上看起来依旧光鲜,可实际上就像一个包袱,仅仅是看上去滴水不漏。接连几场大战虽胜,但极大的损耗了国力。三大战役之前两场是不得不打,而征北之役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只不过被陈公瑾一手促成了。”
李治疑惑道:“既然前几场消耗了那么多国力,为什么陈公瑾还极力促成这次战役?难道说是打算震慑南部元国和诸王吗?”
黄寅说:“这仅是一方面原因,陈公瑾最想通过这场战役得到的东西,就是时间。他确实是个大才,他很清楚如今天下也就是看起来的平静,其实只需要一根引线就会彻底爆炸,所以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次的胜利,起码为朝廷赢来了两年多的喘息时间,而陈公瑾就可以利用这两年,继续进行他的改革,慢慢的缝补好朝廷空洞的地方。虽然说会消耗一定的国力,但这场胜利带来的东西,对于陈公瑾来说物超所值。此时陈公瑾的目光大部分都在南疆地区,对于豫南王李英,他是绝对不会放心的。虽说他之前放任李英扩充士兵,但他势必会在其中安插眼线。如今元国由于朝廷展现的实力,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这时候豫南王李英的实力就凸显的过分壮大了,陈公瑾势必会进行打压。我们此时的招兵安民,陈公瑾一眼就会看穿意图,三分争斗,相对于两方掐架,我相信他肯定会员后者。而且此时刚结束战争不久,好多逃跑的匈奴人无处可去,此时王爷以财诱之,他们必然来投。我们现在还不能露獠牙,可也要有动作,给那些蠢蠢欲动的人浇一把油。”
“一切全依先生所言。”
再说此时的豫南王府,上上下下都忙了个遍,原因是豫南王妃即将临盆。结婚多年,豫南王李英与王妃灵清始终未得子嗣,为此曾到处求医问药,还是不管事,灵清曾联系李英纳妾,李英却只是笑着插科打诨,并不答应。为此灵清年年去送子观音庙上香,后一云游道士途径观音庙,自称崂山道人,送给灵清一张符纸,说之所以没有子嗣,是因李英天生重瞳,身上的“势”太冲,导致阴阳无法结合。将符纸烧尽后,取灰冲水给李英喝,可暂时压制一下身上“势”。
灵清连忙感谢,回去将符纸烧尽给李英喝,李英并不相信道士若说,可拗不过灵清,也就喝下了符纸。一个月后,灵清果真有了身孕,随即去了观音庙还愿。
如今怀胎十月,终于到了生产之日,李英请来了南疆最好的接生婆和大夫,在李英焦急的等待中,大夫出来说灵清难产,他会尽力保全母子平安,随后进入屋中。李英急得不停踱步,终于在一声婴儿的啼哭中,大夫出来说母子平安,只不过灵清会烙下病根,需要好好调养。李英连忙跑进屋中,接生婆正在给孩子擦洗身子,是一个男孩,灵清躺在床上,李英过去紧紧握住灵清的手,眼中含泪。灵清苍白的脸上艰难的笑了笑,说没什么大碍的,之后大夫开了药方,让李英按药方去抓药,给灵清调养身体。
李英从接生婆手中抱过孩子,灵清望着李英和孩子,说:“男孩女孩?”李英说:“男孩,可眉眼像你,比我好看多了。”“给他起个名字吧。”李英想了一会儿说:“叫李江,我们第一次见面就是在丽江。”
这一刻的李英,身上发出淡淡的金光,却没人看见,只有怀中的小李江,本来在啼哭,看着此刻的李英后转为了笑。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