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单师爷来了
明洪武二年,单良被皇上朱元璋从浙江丽州也就是现在的永康,派往北部渠阳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市宝坻区镇守边关,时任渠阳指挥史,全家老小随行人等全部安顿在潮河(今称蓟运河)东岸的丰台镇,也就是现在的宁河区丰台镇。单良任渠阳指挥史的那年已经二十七岁了,跟随单良来边关的人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就是单良的本家兄弟单合,单合和单良的血亲是在四服上,来渠阳那年单合十九岁,给单良做幕僚当师爷已经九年了。多年来,单良和单合兄弟两人,心连着心,无话不说,尽管单合年岁比单良小,也没有官职,外界也不知有单合这么个青年才俊,可是在单良眼里这单合就是他的亲兄弟,就是他的主心骨,官场上的、家里的大事小情无一不征询单合的意见,始终没有把单合当下属看待,真是比心腹还心腹,当然了,单合除了饱读诗书、胸有胆略外,对单良一心一意也是他们能够搭档多年的重要原因。早在很多年前,单良就劝说单合考取功名,凭借单合的能力和才干考取功名,前途不可限量,但单合看透了官场的风云诡谲和跌宕,不愿意置身其中,要不是单良真心待他,他连师爷这个差事都不想干,他崇尚文化,崇尚文明,对于传播人类文化和科学知识十分热心和向往,总设想能够有能力播撒文化,设想能全身心投入到这项能够造福百姓的事业中,他是第一个把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传播到潮河两岸的人。
自从单良为官宝坻以来,全家是顺风顺水,人丁兴旺、生活富足,单合全家也不例外,添人进口,从来到宝坻时的媳妇和儿子,到有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书香气也愈发浓郁,家里的藏书已有上万册了,在当时已经可以堪称小图书馆了,家境也越来越殷实了,已经小有积蓄了,毋庸言说,银子的来路肯定是正道合法的。
在农历八月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单良和单合坐在自家那座四进的四合院的后院里,品茗谈心,这是多年来的习惯了,单家老小一直都喜欢喝茶,是他们从南方带过来的习惯。
“三哥,我想和你说点事,”平时在家里单合称呼单良三哥,单良称呼单合九弟弟,这是他们在老家永康时一直的称呼,都形成习惯了。
“九弟弟,你说吧,咱哥俩还有什么不能聊的。”单良回到。
“这一晃儿,咱来渠阳都四十年了,你也解甲归田三年多了。你今年六十七岁了,我都五十九了。我想把我年轻时的梦想实现了,我还是想去需要我的地方教书,让人民识字懂理,顺便把咱老家种植水稻的经验在北方传播一下。”
“你都多大了,你都快六十了,都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应该颐养天年了。你这些年,在渠阳义务教书,冬三月义务办大私塾班,免费给人们写书信,教授当地百姓种水稻,这好事做得不少了,你这几年光是四书五经就白白送出去上千册了,我看行了,你就陪我一起终老吧。”
“三哥,我就是岁数大了,才感觉光阴有限啊,我心里始终念着一个地方,就是咱们在大运河上乘船来渠阳时的一个落脚打尖的地方,不知你还记得吗,就是静海县的独流古砦。”
“当然记得,咱在大运河上,下得船来,上岸吃到的最好美食就是独流的合炒了,那鱼片那个香啊!那虾仁那个鲜啊!我至今是记忆犹新啊!”
“三哥,我念及的还不是合炒那美食,我是觉得独流一带的运河两岸民风彪悍、商业气息浓郁,但人们还是缺乏文化,少了点书香气,再一个,我还觉得独流南北百里之内的运河两岸,虽然土地盐碱,但地面平整,适宜种植水稻,我想教教当地百姓怎么种植稻子。”
“九弟弟啊,你不会是对南运河情有独钟吧!”单良这么说,是话里有话的,当然,个中缘由只有他们两个人明白。
四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单良北上的船只顺水而下,当行进到静海县境地时已经是夕阳西下了。当时的大运河,虽说是御河,是皇家御用河道,但两岸人口稀疏,劫匪仍然猖獗,尤其是从上游沧州一带过来的劫匪,他们一般不在当地的河段作案,抢劫都在百里之外。当船行至双塘村附近时,天已经蒙蒙黑了,突然从河的凹岸隐蔽处窜出一黑衣蒙面人,此人手持三丈长的竹篙,身背一柄木棍,一个撑杆跳就跃到了的船头上,船家和单良的随从一看这情形,自然想到是遇到打劫的了,马上抄家伙迎战,可是,一、两个回合下来,瞬间就不行了。这家伙一出手使得就是天巧星浪子燕青门的齐眉棍,好个厉害。此时,刚刚放下书本不久,正坐在船尾闭目养神的单合听到响声,站起身来,疾步走向船头,并语气平和的说道。
“这位好汉,可否遇到难处,请尽管说出来,看我们能否帮到你。”
“把银子统统交出来。”劫匪呵到。
“稍等!”这时单良、单合都来到了船头,并命家人把银子拿出来交给劫匪。
劫匪拿到银子,验过后,急忙掖在腰间,接着又从腰间拔出一把斧子,奔向船舱,准备把船砍漏。
“好汉,银子给你了,你不能把船搞漏,我们全家老小可都在船上了,你这样不合适吧!也不合江湖规矩吧!”单合毫无畏惧有理有节的带有几分愠怒的说到。
“你们死活我不管,把船弄漏,你们走不了,报不了官,我没事就行了。”劫匪说着,就要用斧头砍船底。
这船上发生的一切都被河堤上的父女二人看了个完完全全。这父女二人是早上从独流古砦出发,用独轮车推了满满一车粮食去西钓台军粮库换盐引的。恰好,沿大运河大堤回家看到了此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