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续3 (2 / 2)
韩屠户说着用杀猪刀刺向王家儿子,王家儿子当山大王什么场面没有见过,那是那么容易被杀的。韩屠户和王家儿子都是三十左右岁的正当年,两个人也都是不好对付的主儿,两人在院子里打了个热火朝天,夜里静,他们打斗声传出去老远。
“表哥,怎么了,怎么和韩屠户打起来了,他白天给咱家杀猪宰羊呢!”住的不远的王财主家亲戚儿狗子听到动静趿拉着鞋跑了过来。
“狗子,去,赶快去镇子西面土地庙旁的杨树林里叫人去,到树林里就喊,嵩山花斑虎命令你们亮家伙,赶快跟我来!去,赶快去。”原来啊,王家儿子带的人马都隐藏在了村外,这嵩山花斑虎就是王家儿子的名号,是他们绿林中的暗语,一是一般人不知道,二是不能随便假冒的,这伙人一般人是惹不起的。
这边两人拼力厮杀着,那面马上就得到消息,十几个绿林好汉转眼就到了,三下五除二,几乎没有费什么吹灰之力就把韩屠户给五花大绑了,韩屠户如实交代了罪行。
王家儿子,看到自己的被杀的亲爹娘哭得死去活来,恨的是咬牙切齿。
“狗子,你去把你爹娘叫来,把我爹我娘料理好,我先去给爹娘报仇。”王家儿子说道。
“弟兄们,拿好家伙,跟我走,韩家喘气的一个不留,韩家所有的东西全部烧了,走!”
嵩山花斑虎一行压着韩屠户直奔苟堂镇,除了韩先郎一家逃走了,其他的韩家人全部都点了天灯,房产家什也一并烧了个精光。王家儿子带着人马东西南北找了十天,也没有寻着韩先郎一家人。
韩先郎在韩家中是最有头脑的人物了,惯用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等心术,尽管他没有文化,也不知道自己使用的伎俩叫什么名子,但这家伙天性就奸诈,这次他率领全家成功的独吞了钱财、躲过了王家人和官府的追讨。在那个年代只要逃过几个县、跨过省,一般情况下罪犯只要不犯新罪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韩先郎拖着全家一路向北也没有准确的目的地的日夜行走着,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离开新密是越远越好,越向北越好。一路上,全家不敢住好的客店,大把的银子怕露富不敢花,也怕官家盘查银子的来路,因为自从朱元璋推翻蒙古鞑子后,方方面面采取了更加严厉的管制政策,一般百姓是不能、也没有机会使用银子的,日常交易中大多是使用铜钱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银子的,当然银子比铜钱值钱多了。
转年的二月二这天是韩先郎一家出逃的第三十六天,天气已经阳气回升了,时不时的会有暖意冒出了,时至中午,一家人来到了河北深州的前磨头镇。这是个古老的镇子,蒙古鞑子统治中原时,色目人曾经都住在这个镇子里,当地民风明显不同于河南,人们长得也大多彪悍,除了汉族人外,还有回族、女真人、胡人、羌人、蒙古人,甚至还有犹太人。南北方的土特产品、牲畜在这里交易,镇子不大但十分繁华,每逢农历的二、七是这个镇子的集日,一条东西走向不到两里长的大街上人流不断、熙熙攘攘。
自从韩先郎一家出逃以来,一家人始终没有离开过,该说的话都几乎说尽了,他们做的这件伤天害理的事,家人也都知道了来龙去脉,一开始的害怕、紧张慢慢的也变成了思乡和怀念亲人。那日正好赶上前磨头镇子的大集日,一家人也想好好歇歇,顺便吃点好的吃食,买点用的。韩先郎的媳妇嘴里时不时的念叨他们娘家人,想她的亲人,尤其是娘家陪送的那把镔铁锤子始终不离身,用“十斤白”的白布包裹着就系在腰间,出逃时除了带了家里的铜钱和首饰外,别的东西什么都没有带,就带了这把镔铁锤子。
大把的银子不敢花,怎么花才不花出事呢?韩先郎在琢磨着。突然间说道:“癞子他娘,过来,”
“有啥事,快说,有屁快放。”韩先郎的媳妇没有好气的说道。
“好事、好事呢”,韩先郎狡黠的说道,“我用银子买头驴,然后,你再把它卖了,咱不就把银子换成铜钱了吗?”
在明朝初期百姓使用银子一般就是只有买牲畜时才用,官家也不会多疑,毛驴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有时甚至比人都值钱。前磨头这个镇子是中原地区比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西北地区的牲口贩子大多在此做生意。
“好、好,快办啊,快办!”韩先郎的媳妇叫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