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再次开启的乱入 三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三章 再次开启的乱入 三 (1 / 2)
        乱入第一人:姓名:李光弼;武力:94;统率:99;谋略:82;政治:70;特性:武勋:与人斗将时,武力额外4。统御士卒征战时,全属性2,士卒综合战力额外增加30%。纪律额外增加10%。增加识破敌方针对自身的计策的概率15%。

        征讨:平定叛乱时,全属性3,士卒综合战力额外增加30%。纪律额外增加15%。增加识破敌方针对自身的计策的概率15%。削弱敌方士卒综合战力10%。

        骁勇:与人斗将时,武力4。武器:潮音枪:武力1,坐骑:魂火驹:武力1。植入身份为李世民堂弟。叮,系统检测到李光弼携带人物其弟李光颜、李光进、其子李义忠、李象等人出世。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ln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

        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年),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终于广德二年(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世称“李临淮“、“李武穆“。著有《将律》、《统军灵辖秘策》及《李临淮武记》,今已佚。《全唐文》录有其文。

        乱入第二人:姓名:郭子仪;武力:95;统率:98;谋略:84;政治:72;特性:讨逆:平定叛乱时,全属性3,士卒综合战力额外增加30%。纪律额外增加15%。增加识破敌方针对自身的计策的概率15%。削弱敌方士卒综合战力10%。

        镇守:当该武将坐镇一方时,全属性2,其镇守的地域范围内,繁荣度增加10%,民心增加15%,治安增加25%。军事防御力量额外增加15%。

        骁勇:与人斗将时,武力额外4。武器:沥雨浩银枪:武力1,坐骑:凤火:武力1。植入身份为郭嘉堂兄。系统检测到郭子仪携带人物其弟郭子云、郭子瑛、郭子珪、郭幼明;其子郭曜、郭晞、郭暧等人出世。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sxh县)人,祖籍sx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hb、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758年,进位中书令。759年,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公元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乱入第三人:姓名:史思明;武力:96;统率:94;谋略:70;政治:53;特性:勇绝:与人斗将时,起手武力3,与基础武力高于或低于自身的武将斗将时,武力5,与基础武力低于自身的武将斗将时,武力3。

        统兵:统御士卒征战时,武力1,统率2,士卒综合战力额外增加1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