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头落地 (1 / 3)
国公之爵,与国同休。
敕封的时候圣旨上说的好听,可现实呢,却仍然是大明皇帝随后可弃随手可抛的东西。
大明开国六国公,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
这六人除了常茂是因为其父常遇春的过人功绩受封的爵位以外,其余的哪个不是天下有名之人。
韩国公立李善长以唯一一个文官的身份位列开国六公之一,足以证明其对大明的贡献和个人的能力。
其余四位国公包括先死的常遇春,这五位均是能征善战之将帅,攻城略地如火一般的常十万,中军统帅调度无双的徐天德,骁勇善战忠志无暇的李文忠,还有缜密慎行不惧艰苦的邓伯颜和文武双全悍不畏死的冯国胜。
此六人能成为大明开国之六位国公,靠的是功绩是他们的才干和能力,也奠定了大明勋爵之中国公为最的基础。
大明无异姓之王,这是朱元璋开国便定下的规矩。
当然了,也并非没有破例的时候,朝臣功劳才干之士身故受封时可酌情加爵,这也才有了异姓王的冠位。
不过想要活着封王,那在大明朝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件事,最起码在朱元璋这里是百分之百不会破这个例。
王爷这等爵位只能是朱姓皇族子弟,其他外人一概不得擅封,此乃皇明祖训之上所言,为后世皇帝所遵。
那么也就是说,在大明做官升爵,到了国公的位子便是定点了,再加也就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等等殊荣,有名而无实的东西,纯粹就是好听而已,哪有国公这般威风大器。
而傅友德为了这国公之位拼了这么多年,从投身朱元璋开始,到如今数十年的浴血拼杀南征北战,刀斧加身箭簇遍体都未曾倒下。
他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大明国公这等最高的殊荣称呼吗。
终于在征伐云贵梁王之时,他如愿以偿的因功封爵,号颖国公,是为大明当朝为数不多的公爵之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