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开坛讲道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三章开坛讲道 (2 / 2)
        深夜时分,楼观台最靠近女客院的几间堆放杂物的房间走水了,幸亏发现得及时,火势不大,从发现到火被扑灭仅花了半个时辰左右,没有伤亡,算是有惊无险。

        次日辰时,清阳真人依照计划开坛讲道,早上的时候山下的人才得知这个消息,纷纷上山来。

        谢如沫观察了一阵,发现楼观台的道士们都在为真人的讲道做准备,对昨晚的走水只字不谈,如厮淡定,谢如沫由衷佩服。

        比起清早得知消息才赶上山的人们,他们这些腐朽者们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自然占据了清阳真人讲坛下的好位置。

        谢如沫不和她们争,挑了个角落窝着。

        这C位嘛,太抢眼了,就和上学时的前三排一样,非学霸不好坐。同理,也不适合她这种对佛教道教等信仰可有可无的人。

        这算是她第一次听大师开坛讲道吧,不知道清阳真人会说些什么。

        后世中,道家流传于民间的思想,大约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但谢如沫知道,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

        道家思想讲的是无所不能、长生不灭,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思想,其实是合乎帝王之术的,无为、不争,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西汉初年,唐朝初年,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明太祖皆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成为最强盛的王朝。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宗盛治、洪武之治,都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及功劳。

        谢如沫的思绪飘飘荡荡。

        随着三道钟声敲响,一行道童先进来,后面跟着一位衣袂飘飘的老者。

        不知谁嚷了一句,“清阳真人来了。”

        所有人都不由得挺直了腰杆正襟危坐。

        清阳真人清瘦,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不知道是相由心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他这副模样确实容易取信于人。试想,若是真人长得一副邋遢猥琐的模样,让人看了多出戏啊。

        他老人家先洗手焚香,然后盘坐在讲坛边的团蒲上,环视一周,一扫佛尘,“咱们道教起源于《道德经》,今日本真人就讲《道德经》。”

        “《道德经》有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咱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一句。”

        谢如沫以为清阳真人面对着这普通大众,讲的也就是让民众无为不争安贫乐道之类的安民的心灵鸡汤,可他一开口,就吓着她了,这话涉及了治国之道啊。而且,在场来听讲道的人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他说这些,他们能听得懂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