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喜峰口失陷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喜峰口失陷 (1 / 2)
        八月初三巳时,龙井关遭到后金的袭扰,我方伤亡五百余人。八月初三申时大安口遭到后金大规模的进攻,我方伤亡两千余人。八月初四,古北口遭到后金的进攻,我方伤亡一千余人。八月初五,喜峰口遭到后金大规模的袭扰,我方伤亡两千余人。请满将军发兵支援。八月初六辰时松亭关遭到后金两万人的攻击,我方伤亡五千余人。请满将军发兵支援。

        这就是摆在满桂和李如桢面前的战报及请求支援的求救信。望着一封封如雪花飞来的信件,满桂无奈的笑了笑。李如桢看着满桂的苦笑,有点坐不住了:“满将军,后金全线袭扰长城隘口,肯定会选择一点作为突破口,你猜后金会从哪个地方作为突破口?”

        “没办法猜,也没办法救。任何点都可能是后金的突破口,即使你猜对了也没有用,后金不会傻得往人数最多的地方撞。主动权不在我们这里,后金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突破口。”满桂叹了口气,继续道:“哎,百姓走到哪里了?”

        李如桢摇了摇头回答道:“最后一批百姓已过三河县。按这种速度到达遵化估计还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怎么这么慢,看来我们可能要打上一战咯。”对于百姓这种蜗牛爬的速度,满桂一点办法也没有。

        “没办法,满将军,百姓都是拖家带口的,而且此次迁移人数众多,连绵几百里。再加上百姓食不果腹,速度根本就快不了。”李如桢也是很无奈。

        “我等一下把这里的情况上报给皇上,你安排人八百里加急送去。看皇上啥意见。”说完,满桂立刻提笔。

        接到满桂的信后,崇祯立即找来户部,吏部,首辅及袁可立,卢象升,孙传庭等人。人到齐后,崇祯开口道:“这是满桂八百里加急的信,你们都看看要如何处理。”

        信每个人都过目了一遍后,袁可立道:“后金突破长城防线是早晚的事情,而百姓人数众多,行走太过缓慢,老臣认为需让户部,工部,吏部,礼部安排人手给百姓援助,让他们速度能够快些。同时建议满桂带领辽东,蓟州两镇的士兵打上一战,保卫百姓们能顺利完成这次转移。”

        “臣等复议。”底下的异口同声道。

        “恩,袁老爱卿说得有理,百姓的事首辅大人和六部全权处理,立即执行。至于要在哪里设防呢,朕建议就在三河县进行阻击。”

        三道河离三河县就几里的路程,在三河县阻击后金,卢象升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为他的青龙营后期在三道河附近打伏击战做准备:“臣同意,皇上的建议。”

        青龙营在三道河口伏击这是秘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其他人也不明白为啥要在三河县打阻击,但是看到卢象升的赞同,大家心里都知道这里肯定有什么秘密他们是不知道的,不知道就不知道,不该问的不问,阻击哪里打都差不多,任务就是帮助百姓转移,所以也没有人出来反对,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阻击战不久就会在三河县打响了。

        后金方面,由于多日的全线袭扰长城隘口后,多尔衮发现大明并没有增兵的迹象。于是上报皇太极,皇太极答复一切按计划行动。八月初九午时多尔衮让多泽的镶白旗攻打喜峰口。喜峰口,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海拔高度由南二百余米,向北升高至一千余米,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喜峰口关扼着从河北平原通向东北的一条交通要道。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于景泰三年(1452年)七月建关,城墙与万里长城相接,营垒相望,烽墩相连,形势雄壮。大明驻守喜峰口将领的是姚进龙,此人是被满贵临时提拔上来,前一个月才刚刚带领八千士兵驻守这里。在知道后金要大举进攻的时,跟八千士兵发誓誓死保卫喜峰口。绝不让后金踏入一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