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攘外?安内?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攘外?安内? (1 / 2)
        黄略南归后不久便派遣谋臣出使江东,表示愿意归从,之后更是发兵过珠水攻取了交州其他几郡,用时两年方将交州全境收入其手,之后更是上表吴国愿意臣服,被吴王白志册封为南海楚公,本是风头正盛之时,却突然闭塞城关,韬光养晦了起来,

        而这两年间江东吴国与夏国大小战争接连不断,可始终是在长江一带鏖战,并与巴蜀联合共击夏国,无奈巴蜀大军在攻至陈仓时误中关中候鹿龙之计,被围至陈仓城下,并且汉中郡南郑城也被其部将蒋川围困,

        汉中太守刘阶眼见救兵迟迟不到,城内粮草几乎吃光,被迫弃城南逃至蜀,蒋川随后攻下南郑,而陈仓方面的战争也随即打响,

        陈仓城上鹿龙望着被分割包围的数万蜀军不仅有些喜上眉梢,一扫往日那忧愁之色,两年了,被人家按着打了两年,终于轮到自己翻身了,而这一次他要将这数万蜀军一网打尽,为今后的关中谋取长达十年的太平,想到这里鹿龙大手一挥,城头上立即晃动旗号,沉闷的号角声渐渐响起,

        远处的山谷之中再次杀出一支万人铁骑兵,冲向那些已经突围了的蜀军,蜀军中大多是步兵,机动性比不过骑兵,许多人不是被人砍死便是被马踩踏而死,因此许多的蜀兵开始从心底里咒骂起了自己的领军将军,本来好好的稳扎稳打平推至长安挺好的战争策略,已经浪费了两年的时间眼看着便要将鹿龙围困进长安了,可是却在这个时候换了主将,并撤走了五万兵马,现在这里剩下的八万兵马虽然也足够对付鹿龙的了,可是新将上任后便改变了原来的策略,轻率冒进,这才中了鹿龙之计,被困城下,

        本来是围攻陈仓城的大军,现在却变成了被包围的军队,鹿龙这个人真是够狠的,让蜀军八万兵马围着自己打了三天三夜,硬是撑着不肯动用伏兵,他就是要等,等这些蜀军筋疲力尽之时再围而歼灭,从而一举灭掉蜀国的有生力量,使其不敢再贸然出兵关中,

        经过三天的鏖战,蜀军那里还有力气应付这些以逸待劳的伏兵,连弩中的无羽箭失已经射尽了,尽管如此他们还可命铁盾兵结成铁墙以阻挡关中兵的铁蹄,但更另他们绝望的事发生了,

        只见正前方一队铁骑疾驰而来,每一骑皆身着山文厚甲,头戴片铁兜,全身上下只漏出了眼睛,背负圆盾与缳首长刀,手持长柄大刀或是长矛,身下坐骑更是铁甲护身,为首一人手持青龙偃月刀,背负一柄双边短戟,腰间一柄宽体腰刀,远远的看上去如杀神般袭来,而他身后那名兵士举着的大旗上赫然写着一个“鹿”字,

        怎么回事?是鹿龙吗?这绝不可能,鹿龙一直在城头上观战呢,那此人会是谁?带着这个疑问一名蜀军将军拨马迎头冲了过去,其他几位正在鏖战的将军闻讯纷纷赶上前来助战,

        那将军见状暴怒一声拍马冲如几位蜀将之中,率先出刀将一将斩杀于马下,挥刀弹开一扑面而来的长枪,间接又杀一将,其他二将见了顿时怯了战,拔马便走,被人追上一刀连人带马一起砍倒,剩下一将见跑不过,索性回马应战,却被人一手擒了去,扔上空中拦腰斩成了两段,

        那些观战的蜀兵们见了无一不惧色,此将真犹如杀神来也,而他身后的那些铁甲精骑更是厉害,三两人结成一组,中央骑兵或刀或枪,边上两人或盾或弓,这样的组合简直攻守兼备,所向披靡,斩杀蜀兵如铁刀滚过一般,

        有点见识的很快便认出了他们便是威震陇右的“玄武骑”是鹿龙一手组建起来的厚甲铁骑,名字的由来便是四神兽中的北玄武,之所以会名为玄武便是因为它厚如钢铁使敌不可攻破,又不能阻挡它前进,而玄武则是龟蛇一体的神兽,而玄武骑身负的三石大弓便是远攻的利器,是由鹿龙多年来的亲信以及老兵组织起来的,战斗力强悍且各个身经百战,

        而为首那员大将便是鹿龙之子,长安城第一武士“鹿典”字文礼,年芳二十八岁,身高八尺,武力冠绝关中,自幼便随其父征战四方,每战必首当其冲,又因使用的兵器为八十斤重的青龙偃月刀,而得名青龙将军,

        有这样出众的儿子在,鹿龙深表欣慰,而陈仓城下的战事也很快便结束了,自此蜀地将再不敢轻易北进一步,

        而东方战场上的江东吴国也在合肥城中陷入了重围,十万兵马在合肥城下被二十万夏兵团团围住厮杀在一起,这一战是吴国中了夏国主将司徒文的轻敌之计,前些天的数次交战皆是吴国大胜,因此吴军将领中便有人认为,夏军也不过如此,渐渐的中人家的轻敌之计,逐渐开始冒进,直至合肥城下时二十万夏军突然从四面八方合围了上来,前方城池没能打下,而这里又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粮草也将用尽,

        本来还有水军可以援助他们,可现在都过去十几天了却连个影子都没看到,这些吴兵到死都不会想到,他们的水军早已在江水中便被司徒文的水军全歼了,而司徒文用的则是诈降之计,而后再纵火烧船,此一战可谓名震天下,也将吴国打成重伤,无力再图江北,

        虽然不可北攻,可防守力却扔在,司徒文新胜之后也没有乘胜进攻,而是逐渐收复了江北的几座城池,并在长江以北筑起烽火台三百余座,连绵江北,每台屯兵五十人,台上铸有望楼,箭塔,内有足够五十人吃几月的粮食,弓弩等兵器也皆是一应俱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