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福王 (1 / 3)
“其实,臣劝说陛下放过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董宣武趁热打铁,说道,“只是这个原因关系到皇室,臣不知该说不该说。”
“哦”天启皇帝抬起头来,眼中有些疑惑,“董爱卿但说无妨。”
董宣武理了理思绪,说道“陛下可还记得福王殿下”
天启皇帝瞳孔一缩,沉默了一会儿,方才问道“董爱卿,你说的是福王,可是指朕的三皇叔”
董宣武点了点头,答道“不是他又是何人”
从天启皇帝的细微的神色变化中,董宣武看到了芥蒂之意。
福王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第三子,他的母亲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神宗皇帝非常宠爱的郑贵妃。
万历皇帝的原配皇后孝端显皇后王喜姐,一直没能为神宗皇帝朱翊钧生育一男半女。
一次万历一时兴起,“宠幸”了一个宫女,便有了长子朱常洛。
按当年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皇位的继承需要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东宫不待嫡,元子不并封的原则,身为长子的朱常洛是理所当然的太子。
但由于万历对郑贵妃的宠爱,而朱常洛的母亲只是个一般宫女,万历皇帝迟迟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华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立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万历皇帝非常喜欢朱常洵,曾不止一次说朱常洵像他。皇长子朱常洛的皇储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种不顾祖制的行为,遭到了满朝大臣的反对,其中就包括东林党人。
万历一朝,皇帝与大臣的关系本来就非常紧张,君权与相权斗得十分厉害。这件是,万历又做的明显理亏,不合华夏的传统,逮住了这个机会,满朝大臣还不立刻群起而攻之
围绕国本之争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长达十五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四位首辅被逼退,十余位部级要员牵扯其中,涉及京师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
尽管万历皇帝如此,但大臣们的奏章前仆后继,依然络绎不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