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一揖到地(2) (1 / 3)
老师你可曾想过,这些年来,东林党与魏党之间的争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又是由什么引发的
学生相信老师一定会说东林党与魏党之争,是君子与小人之争。
魏忠贤是奸佞,是幸臣,是阉贼,是小人,不是东华门唱名出身,写不得一笔好文章,所以他做的都是错的。
与此相反,东林党人因为反对魏党,自然也就是君子,是忠臣、贤良。既然是君子,那东林党的所做所为自然是利国利民,是对的,是不容反驳的。
出师表有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自古以来,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不是一直如此么
所以,向来朝争,事情做得怎么样,是对是错,对百姓有利还是有害,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私德,重要的是要证明自己是贤臣,对方是小人。
为此,多少大臣清谈误国,多少大臣拼命标榜自己的私德,甚至不惜诬陷、抹黑他的对手,进行人身攻击。似乎一旦证明自己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是忠臣、贤良,那么自己做的一切真的就是对的。
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难道贤良说一加一等于三,那么一加一真的就可以等于三吗自古以来,那些误国误民的所谓忠臣、贤良还少吗那些被抹黑的奸佞,真的都是奸佞吗
远的不说,就说前朝大宋,前朝大宋是怎么亡的
如果这天下真的能简单的用君子与小人之辨而定善恶是非,那这天下事可真的简单了。这一点,学生认为老师的理解一定比宣武更深。”
说到这里,董宣武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水。
孙承宗沉默了,他可以举出一百个例子,上千句先贤的至理名言来反驳董宣武的说法,可是他没有。
因为他是孙承宗,是一名真正表里如一的君子,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真理,闭着眼睛说瞎话,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伪君子。
他在官场打拼了这么多年,又怎么会不知董宣武所说的话确有其事
况且那些所谓先贤的至理名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贤良,贤良说的话又怎么会是错的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