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韵雨文会(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韵雨文会(四)
        第二百三十二章韵雨文会(四)

        这次文会一旦成功,皇帝怕所有的官员对朝廷就会失去信心,怕将士们打仗不尽心,怕批下去的军饷都流到个别人的手里。虽然这种风气早就有了,从他爹当皇帝的时候就有了,但都有个度,都是偷偷摸摸的在搞。可是自从去年财政大会后,皇帝心里就越来越不好受了,他发现这些官员已经越来越敷衍了事了。似乎对朝廷都失去了信心,更可怕的是内坊还查出了好几个暗通天龙坊的官员,让皇帝备受打击。

        去年对皇帝来说却一点都不好受,一连吃了好几个败仗,朝廷的军队损失了十多万人。这一年的征战下来,朝廷刚刚恢复的经济又进入了一个冬季,让他的心实在难过。仅仅只有二十多岁的他,都长出了好些白发出来。越来越重的压力,让他感觉身心疲惫。朝廷官员和将士们越来越敷衍的态度,加上整个社会舆论的走向都让他感到了一股史无前例的危机感。

        去年年底,已经到了腊月,眼看就要进入年关了。长安城里的树木多数还郁郁葱葱的,少有黄叶枯枝。别说长安,就连整个陕西都是这幅景象。明明都已经腊月了,天气状况还像是初秋一般。反常的天气让司天台的官员很难解释,要知道这些植物是自然界的精灵,是最敏感的,对气候变化最知时机的,是最能洞察万物气数的。到了腊月还如此,实在是反常,自然生灵最理解的就是天时的,这个时候生长简直就是逆天呀!向来是顺者昌逆者亡,这个寓意再明确不可了。可是司天台的官员就是不敢这样说。

        长安如此就算了,可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都是如此。而且,从入冬以来除了东三省,整个北方都没下过一场雪。北方变得像是南方一般,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民间都有好些人在讨论这事情了。皇帝都亲自上了司天台,问了司天台的老大,司天台的老大微微一笑,只是说今年是暖冬,象征的是程朝万年长青。他可不敢说实话。皇帝虽然没有再多问,可是他心里也多少有些明白了。

        皇帝叹了一口气对这司天台的老大说:“爱卿呀,你说万年长青,可你见过哪一个朝代过了五百年的?还万年,就向你们喊朕万万岁一样,历代以来谁活到了万万睡。”

        “陛下,这的确是吉象。”司天台的老大颤颤巍巍地说。心里突然就害怕得不得了,他仿佛知道了皇帝心里想的是什么。心里暗暗想:平时说这些话都能敷衍的,今日不知道皇帝哪根筋没搭对,还要多说几句。真是够郁闷的。

        “吉象?”皇帝盯着这个老臣看,深邃的瞳孔似乎直接看穿了他的心,“一冬无雪你给朕讲是吉象?你是觉得朕年轻,读的书不如你多了?”

        司天台的老大一下子就跪下磕头:“陛下,老臣绝无此意呀!入冬不寒,这是上天的恩赐呀,陛下你看,这皇宫的树木郁郁葱葱的多有生机,比起往年的萧瑟今年显得多么的有活力,正是象征卧槽的生命力呀!这个暖冬就是让百姓们开开心心地过年的呀!”见皇帝这样说他知道皇帝想要什么答案了,但到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改口呀。若是这个时候改口说了完全相反的内容,那之前的话算什么?不就证明自己说的是假话了吗?那可是砍头的欺君之罪呀。那就只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另可是司天台算错也不能弄成是自己欺骗。若是算错顶多就是工作失误,要坐实欺骗那就是重罪!此时就算是害怕,他也坚持称自己算出来的就是吉象。

        “哈哈——哈哈哈——”皇帝突然大笑,然后低着头问道,“都说瑞雪兆丰年,一冬无雪怎么会有丰年?这是什么吉象?分明就是天谴!我朝从高祖开始历经十二帝,从未有遭此景象。今年无雪,来年一定是蝗虫泛滥!吉象?怎么个吉法?你掌管司天台最应该了解什么是因果循环,什么是阴阳之术,懂得何时应当发生什么还是顺天,还是真正的吉兆。你说这是吉象,那我问你来年收成不好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这天会下粮食吗?”

        司天台的老大吓得全身颤抖,跪在地上五体投地,豆大的汗水一颗一颗往下掉。他忙说:“是老臣的失误,是老臣糊涂,是老臣算错了。”承认自己是算错的,也万万不会承认是自己欺瞒皇帝的。

        皇帝看了他很久,皇帝越是沉默,这官员也就越害怕,整个身体都开始颤抖。皇帝看见他后半身的地板都浸出一滩水出来,空气当中弥漫着一股恶心的尿骚味。

        皇帝用手在鼻子面前挥了挥,最终叹了一口气还是没有杀了他,淡淡地对他说:“爱卿你老了,糊涂呀,糊涂呀。司天台是我朝的洞察天下万物的明镜,留不得糊涂人,你就辞了官回去颐养天年吧。”

        这个老官泪汪汪地抬起头看着皇帝,然后重重地磕头:“谢陛下,谢陛下。”心中是一阵感激,他自己心头明白,皇帝是知道他欺瞒他的,皇帝就算这个时候杀了他,他也没有什么可以辩解的。正是因为如此,这老官还吓得尿了裤裆。

        官方的道士和尚不敢说,皇帝就算心知肚明也不敢把这些说法公布于世。官方不说,不代表民间就不知道。在民间早就有游历天下的道士发话了。这些道士说:“一冬无雪,来年庄稼无收成,老天爷是寂寞了呀,这是来年要收人上天聊天的节奏。也不知道这老天爷的怒从何起?一两个小县如此不是有妖作怪,就是世人不敬重老天。但大半个天下都如此,怕是这妖怪也太厉害了点吧?恐怕都不是妖怪了吧。”

        民间传言如风,加上各各暴乱部队的煽风点火,舆论大潮一浪盖过一浪,搞得全天下好些人都站出来指桑骂槐了。天下人都开始认为造成现在这般原因的就是朝廷不作为,就是皇室昏庸的结果,是上天的惩罚。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了很多穷苦百姓迁到起义军的范围生活,甚至有的直接参军。天谴来了,遭殃的还不是百姓,皇帝在皇宫里好好的,天下若是真到了没有粮食吃的那一天,也永远都少不了皇帝的那一碗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