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经济大崩溃(上)
第一百四十六章经济大崩溃(上)
第二日早朝过后,宰相就到宫里和皇上商量木银子的事情。这皇上什么都不懂,只要能解决钱的问题,不管纸银子还是木银子,只要能当钱使,只要能当俸禄发给官员那就是好银子。所以一听了宰相的奇葩主意后,龙颜大悦,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立刻就写旨批准了。
得了准许后宰相立刻召集了最好的工匠,把放在宫里没有用的那一推木材给弄出来,秘密赶制木银子。
这些木头忘了叫什么了,只是说神州大陆上并没有这种植物,是倭寇每年朝贡的时候送来的,想来应该是什么珍贵的树木吧。曾经修建一些东西的时候用了一部分,但现在还有一大堆,加上每年倭寇都会送一堆过来,根本就用不完。
宰相就命令工匠把这些木材全都做成元宝的模样,和银子是一样的规格。最小的一两,之后是十两,最大的五十两。虽然没有银子重,但小中大规格的形状大小还是做成和银子一模一样的。做好以后再上银色的漆,别说还真有模有样的,不拿到手里掂量根本就看不出来这个是木头做的。最后再刻上官印,这木银子就算成了。也不统计,也不编号,更没有防伪处理,就这样当做银子那样进了国库。
当这些银子当做俸禄发下去的时候,所有的官员都蒙了,别说重量了,就是轻轻一摸就知道不对。这质感分明就是木头呀,连民间用铁冒充银子的技术都比不上,小皇帝和宰相怎么就想出这一招呢?大家一阵无奈但也只能叩谢谢主隆恩了。
皇上又下了旨,发了榜给这木银子正名,还赋了一首诗。并且说明了这木头多么宝贵,只有皇宫还有民间没有等等,说得它的价值都要超过金银一般。没过几日,这木银子就开始在市场上流通。
得益于宰相的木银子计策,朝廷的国库一下子又变得丰满了。曾经的国库是金山银山,是金银珠宝,现在的国库全是木银子。他把宫里的这些木头全都做成了银子,满意的放在国库里,看着库房的门徐徐关闭。笑得乐呵呵的:“有钱了——有钱了。”
还别说,这一招还是有效果的,至少来说暂时是有效果的,至少官员的俸禄是发了,至少表面上看国家又有钱了。有了陛下的旨意加持,木银子瞬间被民间认可,迅速就流通了起来。经济似乎开始回暖了,木银子和真银子同时在市场流通。
南宫凝第一次拿到货真价实的木银子时候傻傻一笑:这狗相把国家经济命脉视作儿戏,昏头昏脑地就做起货币来,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也不知道他脑袋里是不是也装的木头。南宫凝立刻下令让人制造木银子。
虽然她手里没有一模一样的木头,但稍微作作假谁知道呢?这木头谁都没见过,只有少数的大官还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木头,百姓根本就没见过,只知道这是木头做的。并且这玩意还上有漆,辨识度也就更弱了。银漆下面,到底是什么木头又有谁知道呢?
假造木银子这件事还不只南宫凝想到了,想发发财的人都想到了,而且银子的形状又不难,上了油漆谁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木头做的。
一时间,市场上流出好多木银子!南宫凝趁着这一股风,赶紧让天龙坊不断加紧收集民间的真金白银。她还开创了一个以钱换钱的黑市,在这个黑市上出现了一锭真银换三锭木银的地下交易,简直就是劳苦百姓的致富之道。只要家中有真金白银的,都带着来还。这可是一换三呀!真银子和木银子又是等价的,傻子还不换。不止是百姓换,连当官的都在悄悄换。他们手里的银子最多,越换越高兴,把家里的暗房里堆的真金白银全都换成了木银子。还以为自己捡了天大的便宜。
反观天龙坊这边,完全严格控制经济。木银子出现以后帮主立刻规定了,在天龙坊控制的区域市场上禁止流通木银子。从其他地方来经商的商人,可以带着木银子到钱庄换成纸币或者银子,比例是三枚木银子换一枚真银子。确保了银子在天龙坊控制地区的重要性。而赚取银子的外商可以再到天龙坊控制的钱庄以一比三的比例换回木银子,也可以到朝廷控制的地方到黑市交易。最终世面上的银子还是落入天龙坊的手中。
在天龙坊,天龙坊势力鼓励民间用纸币。所以纸币的购买力还稍微比银子要高一些,但也高不到太多,最多就高得到两层半。其目的就是大量回收民间的金银,有了这些金银天龙坊还有能力做外交,做外贸。丝绸,布匹,陶瓷,各类能长时间保存的干货还卖到了高丽,倭寇,印度等地,而交易的货币都是用铜币,银元或者是金子。
在严格控制货币的同时,当然采取了很多刺激经济的手段,实行了土地改革,贸易改革,鼓励大家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经济改革,又有了土地改革,还有了对外交易交换银子毁损的钱分分钟就赚回来了,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并且对于天龙坊来说,用木银子交换真银子的意义根本就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跟容易的击垮朝廷。
当然,天龙坊也害怕别有用心的人用造假的手段来击溃天龙坊的经济。
天龙坊为了防止纸币造假,规定了只能一个天龙坊控制的钱庄联合多加商户,结合天龙坊银库的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发行纸币。而且纸币用的是楮皮,找专门的匠人手绘复杂的图案,采用先进的交子印刷,至少用了三种颜色。这些还不够,刘璋还找人设立了几百套的密押和背书,在纸币当中做了工艺极其复杂的水印!并且培养了一批专门验证纸币真伪的官员,投放到所有交易频繁的地方,义务为百姓查看纸币的真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