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倒霉的刘二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倒霉的刘二郎
        刘二郎的大名叫刘庆发,小名叫二郎。他原是有一个大哥叫大郎的,在他出生几个月以后,出天花死了。他家历来都是我丁不旺,所以在村子里的辈份是极高的。村子里绝大多数的人家都姓刘,只有极小数的旁姓人家。二郎刚生下来,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本家排起辈份来,就有已经是几十岁的人了,已经是儿孙满堂的四,五十岁的人了,还得把他称为爷爷。

        二郎的爹娘生下他以后,就再也没生育了,所以把他当做宝贝来看待。虽然是庄户人家,也是尽量的不让他受到委屈。二郎的娘是很能干的,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用背带把他背在身上这二姐夫的地里地忙活。等到他大了一点儿了,就把他送进了私塾里去读书了。无奈他不是读书的材料,读了三年的书,还没有人家读了一年书的孩子认得的字多呢!即使是这样子,他也还是说什么也不肯再读书了。

        这个时候,二郎已经八岁了。二郎的娘到地里去干活儿的时候,就给他在脖子上挂上一把钥匙,让他在

        家里外边的随便地玩儿。就这样还怕会饿着他,就是在地里干活儿的间隙,也会跑回家里给二郎做点儿好吃的。

        只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就在二郎九岁那一年,二郎的娘得了一种不治理之症,一病而亡了,剩下了二郎爹爹相依为命。二郎的爹爹那年也才三十多岁,许多人都劝他再续一房,也就是给二郎找一个后娘。可是二郎的爹爹怕娶了后娘二郎受委屈,不肯再娶。家里没个女人,日子就过得不些艰难了。二郎的爹爹忙完了外面的活儿,回到家里来还得再忙活家里的活儿,又当爹又当娘地苦熬苦做。到了二郎十五岁的那一年,二郎的爹爹终于支撑不住累倒了,也离二郎而去了。

        二郎在本家亲友的帮助之下把爹娘合葬了。爹爹给他留下了几亩地和三间一面青的房子,也就是前些面与房顶上是砖瓦的,后面是用草把子和上泥编织而成,再抹上草节掺上泥的那种房子。二郎也不能再傻淘傻淘的了,只好自已独自撑起一个家了。大家都说二郎的命硬,妨死了哥哥,又妨死了爹娘。

        说起来也是奇怪,二郎种的地,种什么不收什么。其实这中间也有他自已的问题。一方面是他对于种地还是门外汉,爹娘着的时候,什么也不让他干,他每天除了吃喝玩乐,上树爬墙地傻淘以外,也不会干什么。别人家都是在冬天的时候就准备春天的肥料了,诸如出门的时候,带个筐子,一旦遇到牛羊猪狗及人拉的粪便就拾起来,还有家里养的鸡鸭鹅狗猪牛羊及人的粪便,还有扒炕的陈土,烧饭后灶坑里的草木灰,都收集起来,等到春天的时候,掺上土发酵了,再上到地里。庄家人常说的:“庄家一支花,全靠粪当家。”你糊弄地一时,地就糊弄你一季。

        二郎种地这些个准备工作他都不做,再加上他也不会种地,那地里要是能长出好庄稼来才是怪事呢!还有一宗就是前一年什么粮食种的人太多了,卖不上好价钱了,二郎就不种那种庄稼了;要是前一年什么样的粮食种的人少了,能卖上好价钱了,他就种什么了。大多数人都和他的想法是相同的,所以当他们再种出来到了收获的季节了,因为这种粮食过剩了,也就不值钱了。关健的是人家的地里因为施肥好产量高,就

        是价格降下来了,靠产量也能多卖点儿钱出来。二郎地没有施肥,再加上缺乏种地的经验,产量低得可怜,所以他种的地,连填饱肚子都不可能,只好东一家,西一家地蹭饭吃。后来,大家都劝他把地租出去吧!好歹还能租出俩钱儿来,比他自已种还能好一些。

        二郎把地租出去了,就跟着他的堂兄弟子侄们做生意。也是怪了,做的是同样的生意,人家都能赚到钱,他却是做什么生意都是个赔,这个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说是卖菜吧!人家从村子里买好了菜,挑到城里去,要是卖菜的时间长了,菜就容就打蔫了。人家都知道给菜掸上一些,青菜就水灵了,看起来卖相就特别好看了,也就容易卖掉了。二郎则不然,他卖的青菜蔫儿了,他就让青菜那么蔫儿着,看起来就象是剩

        好几天的青菜了,卖相太难看了,谁会买他卖的青菜呀?

        还有一点就是收菜的时候,都是大称称的,再分成小称去卖,有黑心的买卖人,就给买菜的人缺斤少两;就是心不黑的,也只是给够称也就算是不错的了。二郎可倒好,全是多给称。要是赶上个会说话的,嘴

        再甜一点儿的,他简直的就是半买半送的了。

        既然是卖青菜不行,那就卖点儿别的不容就打蔫儿的东西吧!二郎又从村子里买了一些粮食挑到到城里去卖。他也不懂做买卖的规矩。人家都卖十个铜板一升,他为了卖得快一点儿,他就卖八个铜板一升,头一天还行,都卖出去了。可是,由于是大称买来的,小称卖出去的,他再多给人家买主称,买来的时候是七个铜板一升买来的,他卖出去是八个铜板一升,就一个铜板的利润,回到家里一算帐,还赔了。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其他卖粮食的人认为他是有意呛行了,几个人联合起来,等他走到没人的地方,还把他给痛打了一顿。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是也给打得鼻青脸肿了,好几天出不了门儿了。

        时间一长,大家就都把他叫倒霉二郎了。好在村子里大都是本家,吃饭时东家给一碗,西家给一碗,也歹也能混个多半饱。穿的衣服也都是东家西家的,这家给一件儿,那家给一件儿的对付着。

        好在二郎还有一宗好处,就是手脚勤快,这也是他的爹娘死后,他慢慢地学着干活练出来的。谁家要是

        有什么忙不开的活计了,只要是招呼一声儿,二郎是有求必应,从来没有二话。而且他干活儿不惜力气,从来也不会偷懒耍滑的。

        也是亏得大家的周济了,倒霉二郎才没有冻饿而死。就这么对付着过了几年,二郎也就慢慢地懂点儿事儿了,也就学着做些家务活儿了。后来他一个大男人,居然也学会了做饭缝被褥做衣服做鞋袜。既然做生意总是做什么赔什么,也就只好也去给人家打打零工什么的了,好歹也能挣点儿零花钱儿,不至于挺大个男人净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让大家伙儿养活着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