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十拍子 万里功名莫放休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6.十拍子 万里功名莫放休 (1 / 2)
        童贯的话音未落,寒光与撕裂的呼哨声再次暴起,霎时,强劲的箭矢破空而至,精准地打断了童贯等人近旁的灯烛,火光噗地一闪而灭,黑暗笼罩着童贯的脸,气氛异常紧张。

        这一箭,凌逍积聚力量,与刚刚射中童贯的箭所处位置截然不同。四周的侍卫循着凌逍射箭的方向而来,凌逍快速向营帐外撤,他身后的箭矢如急雨般激流而下。电光火石间,耳畔飕飕的箭矢声掠过,一支箭矢贴近他的身躯而来,凌逍闪身躲避,箭矢刺入身后毡帐的梁柱,力道不减,营帐的布帷瑟瑟颤动。提枪挥刀的追兵潮水般集结出动,追赶的脚步如风声雷动。

        凌逍快速潜入营帐后的山林中,漩荡的风卷起林间的草木石屑,四下飞散。一片混沌之中,天地一片昏暗,他的身后树影婆娑,人影晃动。

        凌逍穿过一片密林,面前宽阔的江面波涛汹涌,不远处一座吊桥在风中摇摆,毫不迟疑,凌逍奔吊桥而去,他疾步冲过吊桥,转身屏气凝神,和合四象,攒动五行,金木并交,水土既济,运火于掌中,将连接吊桥的绳索点燃。天干物燥,火借风势,木桥转瞬被大火吞没,追逐的人影只得望洋兴叹。

        刚刚欢庆的将士们有说有笑,烛火映着一副副夸张的表情,没人留意将会发生什么。悄无声息中,果敢的女子隐在营帐旁的角落,她搭弓在手,瞄准了童贯。哪知童贯久经沙场,躲过了她射出的致命一箭,在童贯下达杀伐命令的同时,竟有人又射出一箭将烛火熄灭!是谁在危急时刻出手相助将官兵引开,混乱中女子顾不得猜测,她悄然随官兵向营帐外奔去。

        潜在营中射伤童贯的女子正是珞遥,她随忠武将军陆德翊的兵马在太原府巡防,听闻童贯打了败仗却得以加官进爵,珞遥寻机在庆功宴上刺杀童贯。黑暗中,她看不清是谁替她引开了追兵,她只得混在官兵身后暗中观察。山林中几路追兵围堵射箭人的踪影,听得前方涛声汩汩,风一样的身影闪过吊桥,随即火光骤起,追逐者纷纷避开火势。

        一定是他!穆凌逍,在刚刚那一刹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引开了追兵。珞遥心中感慨,往事依稀化作涟漪渐渐溢出眼眶,冲天的火光在如水的清眸中模糊一片:原来她与凌逍的距离是那么近,只因那一箭,他与她擦肩而过……

        包扎伤口后的童贯整顿兵马,天光放亮,几路人马再次搜山,却是空手而归。射伤童贯之人潜在军中,童贯感觉到危机四伏,回想那个林中射箭将他逼入金营之人和今日混在宋军行刺之人,那个似曾相识的身影,难道是他?他派人前去调查,得知穆凌逍在韩世忠帐下,他欲行借刀杀人之计。

        金兵南侵,挂帅的是金朝名将——金太祖的第四个儿子完颜宗弼,完颜宗弼一路过关斩将、锐不可当。这日,帅令送到韩世忠帐中,急令他率兵阻截完颜宗弼。

        韩世忠赶往蓟州与完颜宗弼对阵。两军列阵,旌旗招招,战马嘶鸣。

        金兵阵营中间一面大旗绣着个硕大的“完颜”两字,旗下兵如山、将如海,短刀吐光、长枪林立。最前方挂帅之人铜盆大脸、怒目圆睁,身穿天王甲、胯下玉龙驹、掌中惊天斧。

        韩世忠头戴亮银盔、身穿亮银甲,眉如弯月,眼射寒星,端坐马上,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话音朗朗,有千丈凌云之豪迈。

        完颜宗弼的斧子一劈开山碎石、再劈洞彻天地,但一招一式都在韩世忠的预料之中。韩世忠的砍山刀虽与惊天斧同样重过百斤,但他用来却灵活多变,砍山刀避其斧头、专击斧背,完颜宗弼空轮惊天斧打不到韩世忠,却被韩世忠的刀磕得“咣咣”放光,气得他“哇哇”大叫。两人大战数十回合,难分胜负。完颜宗弼力大惊人却难以久战,渐渐,韩世忠的砍山刀左右飞旋、轻灵矫健中占了优势。完颜宗弼久经沙场,自知不敌韩世忠,他虚晃一斧,驳马撤退,鸣金收兵。

        次日,完颜宗弼改变策略,直接冲锋夺城。韩世忠与穆凌逍命将士们摆开八部方阵,八阵中各有八个小阵分列中央阵的八个方向,小阵用天、地、风、云、龙、虎、鹰、犬为号,八八六十四阵阵相连,前排弓弩手、中间长兵器手、后排为短兵器手;冲车、钩镰枪、绊马索、铁蒺藜设障其中。骑兵、步兵、车队十几人相互配合;若一处遭到敌方攻击,两翼相邻换位夹击敌方,不仅可阻断进攻,且占取地利人和之势。

        完颜宗弼在此遇阻,兵马受困不前,他绕道永定河,打算取河道夺通州。

        韩世忠等人观作战图明了完颜宗弼改道之意,率宋军永定河畔阻截完颜宗弼。一连几日,风平浪静,毫无战事。两军对峙,旗鼓相当,谁都想占取主动,但又不能冒然进军。

        穆凌逍近日来观察地形、观测天象,思虑若是学得师父五雷法之神力、排云布雨,趁雨势渡河,可减少金兵箭器带来的伤亡,但天干物燥、风清云薄;想用奇门之术,恐有变数,将士众多很难顺势应万变。

        恰好此日观得日晕过后三更雨,只待天公助阵,暴雨倾盆施以声东击西之法。他和韩世忠商议军情:“此地水势湍急,河对岸强敌驻扎,渡河擒敌是难上加难。但上游三里路开外,水势平缓,绕道渡河,金兵将腹背受敌,你我占取主动。为了不引敌兵注意,留在此地的兵马列阵岸边,造就兵戈隐隐之势,迷惑金兵。另外安排扎草木人披挂蓑衣竖于船头,挡在士兵前以备渡河防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