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7只愿君心似我心2 (1 / 3)
太云开依次给帝后见礼后便坐在了下垂首,宫女忙献茶,然后退下。
宛若知道父二人要商谈国事她便拿着手里的书起身进入到内殿。
虽然宛若也参与国事,可她从不主动染指,除非慕容伊川需要她插手。虽然多次接触权利,可宛若对此不曾上瘾。历史上那些走上权利制高点的女人都是在一步步靠近皇权以后生了野心,可宛若对权利一直不曾有半分迷恋。荣华富贵始终不是她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如今母仪天下不过是一个命中意外。即便睡在龙凤床上她梦里也还是桥流水,野鹤闲云。
慕容伊川把目光从窗外的阑珊夜色中缓缓移到太云开面上;“一个时辰之前朕接到消息宗政司慕容成故去了。”
如此太便明白了父皇急召自己过来的意思了,心下顿时松快了不少。
“父皇可是要儿臣选出新的宗政司?”太心试探着问。他明白这宗政司位置重要性。宗政司就是慕容皇族的族长,必须得选择一个德高望重,而且要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刚刚故去的宗政司慕容成便是对慕容伊川很是忠心的,过去慕容伊川还是福王时他就追随之,而后慕容伊川在夺位过程中慕容成没少出力。慕容伊川登上大位以后对这位大功臣也是格外优待。如今慕容成死了,慕容伊川自然是要尽快找出一个可以取代其位置的人,故此才把太叫来父俩需要好好商议一番。
慕容伊川见太已然明了了自己要他过来的意图,也就没再拐弯抹角;“你可有人选,这宗政司的位置如何要紧你自然清楚。”
慕容伊川轻轻捧起面前的碧玉茶盏一边望着里面透明的茶水和漂浮的几片菊花瓣一边等着太的回应。
太轻轻搓了一下手,低头仔细斟酌了大半晌才把头缓缓抬起,正好迎上了慕容伊川那深不见底的目光;“父皇;儿臣觉得由五伯父或者九叔父来担任宗政司之职比较妥帖。”太看父皇对他的话没有异议故此继续;“这宗政司一职需要在宗族里面德高望重,而且与陛下一条心。五伯父和九叔是父皇最亲近的手足,自然和父皇一条心。在德行与威望上面五伯父比九叔父略胜一筹,只是九叔父比五伯父更尊贵。”
对于太出的这两个宗政司的人选慕容伊川略做思量后便朝他微微颔首;“琅琊王与齐王的确是上佳人选,不过齐王在资历和威望上还是逊琅琊王一些。而琅琊王的资历与威望不及中山王。”这里慕容伊川提及的中山王名慕容申通,他是德宗皇帝的幼弟,也就是慕容伊川的皇叔,太则要唤对方一声叔祖父。慕容皇族自太祖以来可以活过六十岁的没几个,到太这一代慕容宗室里除了皇帝之外岁数超过四十岁而且地位尊贵的已经屈指可数。眼下只有中山王慕容申通,琅琊王慕容伊亮,齐王慕容伊藤。宗政司的人选要在这三个人里选择。
太在一番琢磨以后已然明白了父皇的意思;他是希望在琅琊王和中山王之间选出宗政司,而齐王虽然够资格可他没压根没想过要选,在中山王和琅琊王之间看来父皇更偏向于琅琊王。忖度圣意不只是大臣们的必修课,作为储君的慕容云开同样需要。
“启禀父皇;中山王虽然比五伯父更有资历和威望,然而他老人家毕竟年事已高,而且这几年身体也每况愈下,时常听到他老人家有恙。儿臣觉得琅琊王比中山王更合适做这个宗政司,这只是儿臣愚建,一切还是需父皇圣裁。”
慕容伊川见太明白了自己的深意心悦之,他朝太再次微微颔首;“朕如今把朝政交给你,决定还是需要你自己来做。”慕容伊川嘴上决定由太来做,然他何时真正彻底放权过。
“儿臣明日便替父皇颁布任命琅琊王为宗政司的诏书,不知父皇意下如何?”在皇帝面前太表现的异常乖顺,如今他监国像颁布诏书这样的事用不着请示父皇,他也想自己做主,可在父皇的威仪下他没有胆量太过自作主张。处理朝政这一个多月来太把局势看的很明白,满朝文武真正服从的是皇帝,而不是他这个监国太。倘若父皇现在一命呜呼了,那么自己很难驾驭这些大臣,看来自己需要培植一批人才,这样等将来真正接过大位才不会被那些老臣辖制。
对于太明日打算颁布任命琅琊王为宗政司的诏书慕容伊川没有异议;“老的宗政司慕容成对朕忠心耿耿,在宗政司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二十多年可以功不可没,他的葬礼必须隆重。”
“父皇的话儿臣记下了,慕容成生前的爵位是郑国公,儿臣想以郡王之礼安葬他不知父皇可否恩准?”太明白父皇很看重慕容成这个老臣,故此才提出超出身份的规格来为他举行葬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