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消磨军力,治官之学,请封世子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消磨军力,治官之学,请封世子 (1 / 3)
        随着李永逸回京,萧沐恒的疑虑终被印证了。

        李永逸被贬不过数月,便又很快被召回京中,除了圣眷未歇,还能有什么解释呢?可是很快,人们的推测便因为李老大人呈启的一道证词给推翻了来!

        只因那证词所的提及到的事实在让人愕然不已:先蜀郡典签吴厉生自承叛敌通国,且与魏人勾结推高蜀锦之价,实为贾枢密使暗中指使……

        后者为金钱私利,前者则打的魏人攻蜀,需先消磨关中、汉中军力的打算。

        关中侯韩闵乃是寿王萧沐景的亲舅,而汉中军权则由秦王萧沐均暂为代管,如果不是剑门大捷,萧沐均很有可能永居汉中不得归来……这就实在让人玩味了。

        此番证词一布,世家众臣皆议论纷纷,而他们原本对蜀锦价格飙升内情的“遐想”,此刻便像是得到印证一般,证词所述听来实在契合。

        若其中情况为真,那贾家必如一地泥浆,只等对立的世家践踏、大梁民鄙夷。

        明宗皇帝坐在龙椅上,炙眼紧盯着殿上的李老大人,面色惊怒而隐忍。

        “此证词为吴厉生亲手所书,且其再三叮嘱,若他性命有恙,便将这证词呈于御前,请陛下为他做一个公断的处决。”李永逸摇头直叹,“未想他竟真的先死了,臣也需信守承诺,故今日在殿上才胆敢有此请奏。”

        众人闻言,不禁心乱如麻。明宗皇帝看着眼前几近垂暮的李老大人,只觉得耳中听到的那些纷杂之音竟似蜂蝶飞舞,凝眉问道:“爱卿既早有此证词,为何不早早陈奏?吴厉生这等卑鄙之徒,如何值得爱卿真诚相待?”

        听着明宗皇帝毫不掩饰的质疑之意,李永逸不卑不亢,朝明宗皇帝重重地磕了一头,才应道:“臣当初未曾细想,只当完成他的一个遗愿罢了,如何能想到吴厉生交给臣的竟是一份证词?”

        “既已应下了诺,便是十牛拉身,臣也需亲自兑现。”李老大人年已迟暮,身形微微佝偻着,仿佛一株覆了白雪的红梅般傲然清冷,让人唏嘘不已。

        明宗皇帝不语,他并不疑心李永逸的品性,只未想及家国战事竟与朝中皇内斗牵扯在一起……明宗皇帝愈是狐疑,便愈觉得一漆黑巨洞正缓缓地像自己靠近,那样的森然气息一旦被牵附上,便只待骨积血干。

        这般想着,明宗皇帝不觉后脊发凉。他微微抬眼,见众臣面色各异,才敛起眸中的疲惫神色,正言道:“此事干系甚大,酌意暂革贾枢密使之职,府中亲眷一应拘府,并吴厉生叛敌案、锦价飙升案为一处,由刑部严追审查。”

        众臣面面相觑,而那些平日依附贾家的朝臣也不由得战战兢兢,神色惊愕。

        李永逸对这情形已经早有预料,但见皇帝能下此决心,便继续启口道:“禀陛下,锦价飙升案造成的恶劣影响实在悚然,可究其本质,却是蜀郡为官者懒怠成性,只观近处之利,不加以遏制,才致使绢帛布匹一行价格混乱无序的。如今幸得秦王殿下眷顾民生,源处的锦城风波已定,而江南的情景也日渐变好,可老臣在旁观之,始终觉得愧对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