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二章 吃玉 (3 / 4)
再说瓷器瓶的耳,以龙形耳、鹤型耳、以及无型的流线耳为多,耳的造型本来就不多,讲究也比较少,但是这个葫芦瓶不止有耳,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种耳。
张轩看了许久,才最终确定,这个耳的型是什么,竟然是一个抽象的狐狸的形状,狐狸型的耳,这可就不是不多见可以形容的了。
在古代的文化之中,狐狸向来不是什么好东西,凡是和狐狸沾边的,基本上都和妖魅离不了干系,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家,都绝对不会在家里摆这样的东西。
虽然金的文化和当时北宋的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毕竟还是一个文化源流,而且金除了初期之外,后面都大量的吸收了中原传统文化,和北宋的融合也相当的多,所以就算这东西是北宋进贡给金的,按理说也不应该做这样的耳。
钧瓷釉彩狐型双耳葫芦瓶,这是张轩现在对这个瓶子的称呼,葫芦瓶上面的釉色保持着传统的钧瓷特点,而且各方面都是顶尖的,光是看这个釉色,就可以知道这个瓶子绝对是大师之作。
张轩把瓶子翻了过来,看瓶底,却发现瓶底白白的一片,竟然没有落款,没有落款,也就不是官窑,因为但凡官窑出产的东西,在出炉之前,就会落款,这是规定。
从这个葫芦品的制造工艺来说,必定是官窑才能够达到的水平无疑,但是没有落款,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做这个瓶子的,是当时官窑的工匠,而且是大师级的工匠,但是已经脱离了官家,这算是私造。
那么就不难推断,这个东西应该是北宋灭亡之后,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的作品了,因为那个时候钧瓷官窑的工匠四处逃难,流落到了不同的地方,他们要生存,制瓷是最好的出路。
瓶底除了没有落款之外,张轩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在瓶底上残留着一种张轩从来没有见过,非常奇特的物质,张轩伸手摸了一把,在之间捻了一下,又放在鼻子上问了一下。
那是一种细小的粉末状的东西,没有异味,张轩也不知道是什么,这个瓶子既然是在黄皮子坟里面发现的,在那里面不知道放了多少年,有一些奇怪的残留物也并不出奇。
但是张轩却总是感觉,这瓶子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心里想了一下,张轩提起头看着那个拿瓶子过来的中年妇女,问到:“这位大婶,和这个葫芦瓶一起的,可还有其它什么东西?”
那中年妇女没有说话,而是把手伸进了胸口的衣服里面,掏摸了一阵,忽然摸出了一个碧绿的玉牌来,递给了张轩。
张轩见状稍稍有些尴尬,但是别人已经把东西拿出来了,他总不能不接,于是只好伸手接了过来,东西刚一入手,张轩就觉得不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