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 (1 / 2)
        “你确定他们在这儿吗?”X看了一眼夏洛克,紧接着目光又移向那座矗立在月光中的黑堡之上,一丝凝重浮于面上。

        “他们肯定在这,整个科潘只有这一个地方适合灵学俱乐部。这里安全,因为它就在这南塔的最顶层,甚至它比那些从水里捞出来的玛雅遗址还要高。这里僻静,普通人几乎没几个知道这儿的存在。而且这里也很高贵,这全靠那座从罗马尼亚整体搬运到这儿的‘布朗城堡’。既安全又僻静,既神秘又高贵,对于灵学俱乐部这种时刻强调自己非凡身份的组织,再没有其他地方比这里更适合了。而且这里经常会有一些不愿露出真面目的上流人士出入,这代表什么?肯定就是这儿了,他们的老巢肯定就是这!”夏洛克趴在方向盘上,双眼直勾勾地盯着远处的那座漆黑城堡,口中信誓旦旦。

        X一言不发同样盯着那处城堡,心中却在盘算着。虽然夏洛克下定决心要帮助他救出自己的女儿和苏莫连两人。但夏洛克只是一名灵学俱乐部试图吸纳过的小角色,他了解的情报十分有限。现在夏洛克提供的唯一有价值的情报只有两条,一是这座古堡极有可能是灵学俱乐部在科潘的所在地,二则是灵学俱乐部在科潘的负责人有三个,而他们三人通常不会同时出现。

        凄冷的月光透过护罩后似乎柔和许多,更为这座黑堡增添了一层朦胧的光晕。但即便如此,它狰狞凄凉的尖顶塔楼,无声咆哮的石像鬼以及城墙边缘狰崎料峭的铁刺都让人觉得阴寒恐怖。要想在这样一座城堡中找到苏莫连等人几乎是件不可能办到的事,先不提X能否成功潜入城堡,城堡内那三个俱乐部干部能否察觉,单单苏莫连几人到底被关在什么地方他就对此一无所知。像这种十四,十五世纪建筑的城堡大多会筑有地牢以及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其位于地下的部分甚至不小于地上的部分。如此一来即便X潜入城堡,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并救出苏莫连几人,因为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如何确保自己在那座城堡中不会迷路。

        “兰花要是在就好了……”此时X不仅怀念起小魔女来,以那个小家伙的本事一定能通过虚拟网络轻松查到这座城堡的资料,甚至能找到这座城堡的结构图。

        “你对这座城堡了解多少?”X看了看夏洛克,随后将自己对这座城堡的看法说了出来,如果像现在这样对它一无所知便摸进城堡中去,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只知道这座城堡是从罗马尼亚整体迁移过来的,因为当时工程很大所以我也略微了解一点,不过我只是知道它从哪搬来,以及它的名字叫做‘布朗’其余的就不知道了。”夏洛克显然对此不甚了解,虽然他已下定破釜沉舟营救自己女儿的决心,但那也是刚刚才做出的决定,此前并未刻意搜集过关于灵学俱乐部的情报。

        “帮我查一查它的资料,最好能找到它的三维结构图。”X自己的外脑已经扔掉了,现在要想查找关于这座黑堡的资料只能通过夏洛克移植的电子脑。

        “明白了,你等一下。”夏洛克说完便闭上了眼睛,似乎进入了冥想状态。

        电子脑是三战期间开发出来的一种人脑辅助装置,最早被应用于军事作战,在三战后才逐渐生活化平民化。电子脑的优点有很多,相比类似于便携电脑与通讯器材结合的外脑而言,电子脑与人脑更为近似。这种电子脑其实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植于大脑皮层下的外部装置,另一部分便是注入纳米机器人的人脑。因为纳米机器人的注入,此时的人脑已经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变化,首先在皮下外部装置的控制下这些纳米机器人能够刺激脑部神经单元,从而加快人脑的运算过程。通俗些说,也就是让人变得更“聪明”。但这种聪明只是加快了改造者得反应速度,缩短了思考过程,强化了记忆和一些其他功效,并不能改变改造者固有的处世观念。

        其次,通过脑中注入的纳米机器人能够产生一种与传送不通过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信号不同的电信号,而这种信号的作用就是创造一个模拟的“体外脑器官”。提到体外脑器官还要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被称为‘斯塔迈尔之父’的李光平教授,因为这个人正是‘体外脑器官’这一概念的提出者。

        首先体外脑器官的存在是基于智能或情感能够电子化这一基础的,三战爆发之前李光平就提出一种关于人和机器的著名假设:“如果一个人没有身体只剩下活动的大脑,他是否还是一个人?答案是肯定的,即便人只剩下一个活动的大脑,在他的思维中仍然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那么这样说的话,人脑就是一个自我,一个人格一个知觉的集合体。既然如此,利用感应装置,效应器,以及处理器和接受装置组合而成的具有思维,认知的模拟系统是否就可以称为‘人脑’了呢?如果这种模拟装置可以称为人脑,那么这些由塑胶与导线组成的东西是否就可以称为‘人’了呢?”

        这一连串的推论,假设在当时科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应,有呼声也有嘘声。不过正是因为这个假设以及体外脑器官这个观点的诞生,才促使电子脑的诞生。而这种电子脑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首先就是人脑电子化,或者说电脑化。当改造者使用电子脑时,他的大脑不仅可以像电脑一样连接虚拟网络,接受过义体改造的使用者甚至可以利用电子脑中下载的驱动程序,对自己改造的义体进行微调。一个不会用枪的人,在电子脑中下载了枪械使用的驱动程序后他便成了一名用枪高手。一个不会武术的人利用相关驱动程序,成为一名武术高手。仅仅需要更新相关的驱动程序,便能成为超人一样的存在,这便是电子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正因电子脑与义体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所以电子脑的最早制造者斯塔迈尔才会同时着手开发配合电子脑使用,加强人类机体功能的义体。

        不过电子脑并非全能的存在,单以驱动程序一项来说就是个棘手的问题。人脑的存储量并非无穷无尽,而驱动程序所占的存储空间又十分庞大,因此即便在理论上一个装有电子脑的人可以安装五种左右的‘高级技能类驱动程序’,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不让自己的脑袋炸开大多数人最多只会安装一种至多两种的高级技能程序。而且根据电子脑的不同型号存储量也不同,运作效率也不同。除了驱动程序外,脑子脑还存在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因第一次人类义体改造浪潮的推动,电子脑和义体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出现了——许多人因不同原因而选择全身义体化,包括脑,与脊髓。全身义体化与高度义体化的区别在于是否将人脑与脊髓这两个重要器官也电子化,义体化。因为人类身躯的脆弱,以及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有人将自己身体中最后的生物器官人脑,脊髓用电子器官代替。因为电子脑的诞生,使得人类的记忆思想可以从生物器官的人脑中移植到电子脑中,因此全身一体化的人虽然全身上下均为机械,但思想心里仍和原来一模一样。但由此就涉及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也就是人类的伦理底线——如果连最后的生物器官大脑都用机器代替了,那么人还是人吗?

        如果按照李光平的那个著名假设来说,人脑即是一个人格,一个知觉,一个自我的集合体的话,那么即便是全身义体化只要他的思想还存在,那么他仍可被认为是一个人。但是这种假设在实际生活中很难被广泛接受,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即便你知道对方具有和你一样的思维,人格和自我,但只要一想到他全身上下都是机器而无一血肉的话,你肯定会对此心生隔阂。

        虽然电子脑的问题有很多,但仍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极快地发展着。不但如此,即便是最为棘手的全身义体化者面临的伦理问题,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全身义体化后,整个社会对此的态度也由严厉批评转为暧昧观望。人类社会一刻不停总是在不断朝前发展的,如果电子脑化最终被人们广泛接受,也许未来的人类会全部变成依靠处理器保存自己的义体人也说不定。如果人类真的进化到那一步的话,想必体外脑器官的最初提出者李光平教授也会为此而震惊吧。不过只怕这位斯塔迈尔之父永远也看不到那一天了,因为在三站结束之前他便失踪了,而据斯塔迈尔内部传出来的消息这位李光平教授在三战结束之前便以辞世……

        “呼,好了!虚拟网络上普通权限就能找到的资料全都在这,我过滤一下重复信息然后展示给你看。”夏洛克长吁一口气,紧接着抽出后颈的导线连接在悬浮车上。

        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