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朝日谈判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 朝日谈判 (1 / 2)
        中国南方有一个广州,越人故地三段锦华。/./首.发

        而朝鲜中部也有一个同名的城市,位于朝鲜黄海道境内,不过朝鲜广州比中国的广州小了太多,是黄海道的一座偏城,它既不是交通要道,也不是矿产大区。

        如果要说旅游,广州境内有一道光秃秃的弧形山脉,名叫莲花山,如果欣赏观独特的游客可能会喜欢这里。

        但就是这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现在却聚集了数万军队,赵建国的新军四千人、北朝鲜临时政府军两万人驻扎在莲花山北头,日军一万人、南朝鲜伪军一万人驻扎在莲花山南头。

        距离清川江一战已过去一月有余,一月的时间很短,但这一月注定是不平凡的一月,朱可夫在清川江战一结束,马上就向圣彼得堡摇了电话,黑鹰派首领苏沃洛夫立刻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宫廷政变。

        接着俄国传出震惊天下的新闻,欧洲军团武装夺取了圣彼得堡的沙皇宫殿,数千沙皇卫队被歼灭在皇宫之中,在位不到一年的沙皇尼古拉被公开处决。

        欧洲军团宣布俄国实行总统制,三大元勋苏沃洛夫、朱加什维利及远东的朱可夫,联合推举一战中德高望重的瓦西里元帅为俄国第一任总统。

        在兵变的第二天,**西部的保皇派势力,中东部上百军团、武装部队及地方势力拒不承认新政府,宣布反叛,俄国进入内战时期。

        中国清政府宣布上英国女王号战列舰与英法美日四国谈判,同时八万八旗军南下,分驻南方各个军事重镇。

        在朝鲜,南朝鲜日伪军对平壤临时政府军发起更加凶猛的进攻,惨烈的战斗进行了十余天,日军以七千人的代价歼灭朝鲜军近两万人,日军取得阶段性胜利。

        但就在赵建国带着新军和朝鲜援军赶赴南方前线时,刚取大胜的日军统帅高山正太郎却突然宣布日本愿意与平壤政府谈判。

        无论是漂泊在外的新军,还是刚刚成立的朝鲜临时政府,都不可能一直战争下去。赵建国与临时政府委员长李熙及协理全清和通过磋商,初步决定接受谈判,双方在黄海道的沙里院至川波里一线停火,并选取中间广州的莲花山为谈判地点。

        之所以选择广州,是因为这里没有战略价值,如果谈判破裂,朝鲜军可以立刻撤入险要的川波里驻防,日军也可以退向黄海道重镇沙里院,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赵建国、蒋方震、苏灿、张作霖、昌洙等一众中朝将领走在宽阔的莲花山顶,阴霾的长天仿佛要下雪的样子,清寒的北风肆掠在光秃秃的土丘,几人都不禁将军大衣的高领竖了起来。

        日军中将南朝鲜日军统帅高山正太郎已经等在了山顶凉亭之中,凉亭是两军联合搭建的,凉亭之外,左右两边各站着一排日军和中朝士兵,都只二十人左右。凉亭外围还有大量的记者和一些诸如作家、画家等无关联人士。在日本人看来,有他们在更能保证双方的停火真正有效。

        记者对于赵建国这个几个月前还名不见经传,却以三千北洋新军基本完成了对中国东北外队的清场,还一手缔造了一个邻国政府的传奇人物充满好奇。

        几个月以来新军一直四处作战,像现在这样的面对面采访机会根本没有,赵建国一上来,记者就全部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了许多问题,但都被苏灿和一众新军士兵分了开去,只有蒋方震一个人高兴地接受采访,仿佛阿伦河、海伦之战他都在场一般,老式照相机不断在赵建国身上闪着刺眼的白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