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公子新作震大兴(中) (2 / 2)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jué)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yí)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好诗,真是两首好诗啊!本王这外甥,真不亏是那天下闻名的‘雨公子’啊!如此好诗,也只有他能够作出来了…”
说这话的人是晋王府里的一华服年青人,他的年龄不过只是二十来岁而已,可是浑身上下却散发着一种上位者的极强气势。萧让若是在此能看到这一幕的话,估计他就会说出一个后世非常经典的名词了,那就是“王八之气”。而能在晋王府里有这种“王八之气”的人,无疑就是那位后世非常著名的“昏君”隋炀帝杨广了。此刻,杨广正坐在主座下,与底下的几位臣子在小声地谈着话,至于谈话的内容,竟然就是萧让这个从未谋面的便宜外甥。
听到杨广这么说,底下群臣中就有人出言说道了:“呵呵,晋王殿下说得是。以‘雨公子’的才学,即便是在这大兴城里也是无出其右的。听说这两首诗,还是‘雨公子’在极短的时间内为那房彦谦父子作出来的呢!等日后其到了大兴城,晋王殿下尽可令其再次挥毫,想必到时候作出来的诗句肯定比这两首诗更好…”
萧让若是在场的话,听到这番话,他必定得吐血。坑爹啊,你这是。这可以流传千古的好诗,你以为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吗?即便他熟读《唐诗三百首》,可是再多的诗,总也有用完的时候啊!可是没办法,人家旁人根本不知道他这“雨公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所以这番话虽然是看似对杨广投其所好的,可是也等于是给他萧让拍马屁啊!所以说不得,他萧让就算是在场,恐怕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不错。承基此言甚是,等我那外甥到了大兴,本王必定让其为我这满园的春色赋诗一首。也便使那群腐儒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才子…”
原来,刚才提议杨广让萧让作诗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曾经奉晋王旨意,前去洛阳看望萧让父子的王胄王承基。而杨广口里所称的“腐儒”,其实就是朝中的那帮子文臣武将了。他们的年龄相对于杨广而言,那是相当“老迈”的,所以杨广其实打心里就不喜欢他们。可是没有办法啊,他现在正处于与杨勇争夺太子之位的重要关口,所以自然是不可能得罪这些权臣的。不过,他不能得罪这些权臣,却不代表着萧让也不可以。因为萧让虽然是他晋王杨广的外甥,可是说到底不过只是一个岁的小童而已。况且,杨广并不打算让萧让与这些权臣们正面起什么大的冲突,而是让萧让用才学作为“武器”,作出几首好诗来让那些腐儒们无话可说。
“让你们总以为本王年轻,所以办不了那许多事。有本事的,你先把本王这才气过人的外甥先‘打败’了…”
在杨广的心里,他就是这么想的。看着似乎有点孩子气,可却是他长久以来内心思想的体现。后世有研究表明,杨广这个隋炀帝,其实也并不是像《唐书》所写的那般昏庸无道、骄奢淫逸的,事实上,在他在位期间还是颇有建树的,像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等,其实都是他宏才大略的体现。只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因为最后“三征高句丽”的失败,所以就被冠上了一顶“穷兵黩武”的帽子。
而他这种聪明睿智才干,其实是在他还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就有所体现了的。不过在他还没有成为太子之前,他在朝中所受到的刁难是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前几年,当杨勇的太子之位还相当稳固的时候,他这个晋王在群臣的眼中是相当地不受待见的。所以每当他踌躇满志地请求隋文帝让他做点什么事的时候,那些群臣就会跳出来拼命地阻止,而他们所用的借口也千篇一律,那就是“晋王年幼,尚不可当此大任”。而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晋王杨广一旦做出成绩,那对于太子杨勇就将是一个致命的威胁了,所以他们必须要阻止杨广,不管是什么样的差事,都绝不能让他这个晋王主持。这对于当时心高气傲的杨广,绝对是一个耻辱,所以一直以来,他都不怎么待见朝上的那些老臣腐儒,反而是像王胄这样的年轻臣子更能得到他的宠信。
注释:
1全诗译文:凿开混沌之地层,获得乌金是煤炭。蕴藏无尽之热力,心藏情义最深沉。融融燃起之炬火,浩浩犹如是春风。熊熊洪炉之烈焰,照破沉灰色的天。钟鼎彝器之制作,全赖生成是原力。铁石虽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饱又暖和。不辞辛劳不辞苦,走出荒僻山和林。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所以隋唐时期自然是有煤炭了。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