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电池革命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电池革命 (1 / 3)
        卢禹笑道:“那现在可否向我透露一二了?”

        “恐怕不行。”叶锦成也嘿嘿笑道:“要是全都告诉了你,我和卢岩就把弓拉的太满了,这事还得再详细计划计划。不过你放心,我只是不而已,不代表不做,保证兑现承诺,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禹啊……”卢岩突然插口道:“来去,别看咱们测试了整整一天,账面数据也完美无瑕,可我还是对你的电池放不下心,这东西毕竟没投入到实际应用,到底经不经得住考验啊?还有,一旦量产,从原材料到技术导入,好多环节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咱们……”

        “大哥!”卢禹摇头苦笑:“这些话你今天已经对我过好几遍了,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实在抱歉,关于技术来源和相关细节,我肯定只字不能透露,唯一能保证的就是这电池绝对靠谱!也能保证它的实际应用和量产都不存在困难,你们信得过我就放手干;信不过的话……”两手一摊:“我就只好再找下家了。”

        “别别别!”叶锦成马上双手乱摆:“信得过!绝对信得过,我的好兄弟,你可千万别去找下家!”

        卢岩也赧笑起来,投向卢禹的目光略带歉疚。但是心里愈发奇怪:这个阔别已久的堂弟此番归来,尽管还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好像什么都没改变;可又夹杂着一种很陌生、很另类的感觉,令人捉摸不透。

        就拿这个电池技术来吧,卢岩在厂里干了十几年,什么工种都有涉猎。一部电动车从原件生产到组装的全过程,他所掌握的各个环节虽然谈不上是专家吧,但也是非常老练的资深技工了,对绝大部分的原理、结构和优缺点了若指掌……他实在是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卢禹从哪搞来这么套惊掉人下巴的“独家技术”?

        一块普通的铅酸电池,就那么点原材料,就那么点电化性质,随便一个倒卖电池的贩,一个车行技工,甚至一个初高中的学生,要搞懂它也并不太难;真正难的是这个细分领域存在着诸多的瓶颈和技术难关,放眼全球所有的生产、研发厂商,每天每月每年都投入不计其数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成果。

        在学术界和科研层面而言,电池革新也是个难以逾越的桎梏和关卡,国内外多少硕士、博士、院士领衔的高精尖团队前赴后继、穷尽毕生之功,迄今为止也没有谁拿出过一个适用普及的成果。

        那些经常见诸报端媒体的“新突破”和“新技术”,仔细解读的话,往往都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阶段,即使有样品问世,也存在各种不完善不成熟的缺陷,比如成本稀缺、造价昂贵、工艺复杂、技术上限极高等等,因此行业中下游里基本上都形成了一种共识:短时间内,电池技术很难有现象级、革命性的翻新突破。

        至于真正能在制造装备业上普及推广、惠及广大民生的新技术就更别提了,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按部就班,或者再从别的方向寻求改变吧,不能这条路已经走绝走死,但真的很难走出制约,走出光明。

        干什么吆喝什么,卢岩的工作就是天天和电动车生产打交道,十几年如一日,自然也对这个行业的动态信息关注有加,他真没想到,转来转去,大家要么在销售上大打价格战拼命;要么在生产技术上旧瓶装新酒、不断制造千篇一律的噱头之际,卢禹却闷声不响、随随便便的就带来了这项足以颠覆产业生态的惊天技术!

        这不是出去打了十年工吗,又不是去麻省理工深造、去硅谷搞科研,他从哪搞来的技术?

        更恐怖的是,他不但掌握了技术,还已经将其应用到一块普通的铅酸电池里,产生的“威力”险些没震掉叶锦成和卢岩的眼球,否则他们俩何至于这般狂喜雀跃,就像拣到了从天而降的聚宝盆?

        铅酸电池,是个古老又充满争议的行业和话题。

        它的诞生已经有150年历史了,其间发生过无数次技术变革,工效也得到过无数次提升,一直到今天,也仍然在镍镉、镍氢、燃料、锂离电池等后起之秀的追赶围剿下稳坐电池市场里的头把交椅。

        按辈分论,它是爷爷级的;按应用和普及率,它也是其他所有电池捆在一起仍难以匹敌的巨无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