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4章漫漫归途 (1 / 3)
通过简单的查阅和学习,卢禹大概了解到,市面上最普遍的阀控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也就是他座下这辆“驰风”电动车的动力来源,其主要化学反应是:PbO22H2SO4Pb←充电、放电→2PbSO42H2O,工作原理是阳极中的氧化铅和阴极板上的海绵状铅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发生反应变成硫酸铅,从而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卢禹就货论货,从已知的所有选项中只做了一个“数据”的篡改:能量密度。
这个名词更深一层或者几层的奥秘,他无从搞懂,但浮于流表的意义并不难理解,应该和动力存储有直接关联。能量密度越大,就意味着总电量越多。而总电量越多,就意味着续航里程越远!
水晶柜屏幕提供的“能量密度”选项上,原始数字只有一个简单的“40”在跳跃闪烁,卢禹临场大着胆把这个数值改成了“120”,想一下把能量密度提升三倍……结果却很失望,“120”的字样在屏幕上接连虚影了几次,最后都没定格,又被“40”原封不动的取代了。
原因出在哪?卢禹一时找不到答案,他只好退而求其次,试着填写“80”,这次一下就搞定了!
但是高兴之余,他还有些心虚。数据上显示的改动成功,毕竟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究竟电池内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没法搞清的。即使直接把电池大卸八块,以他现有的知识能力,也完全看不出端倪。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万能表测量一下电池的容量和功率,但这一步还不能在专卖店进行,也不能由别人进行,否则真被检测出蹊跷,他就露馅了。好在一个最笨也最实际的办法,随后在卢禹脑海中浮现……他打算亲自骑上这辆“疑似”与众不同的电动车,从县城赶回泗官镇!
正常来讲,他这种举动很出格,或者干脆就是胡整!泽平县城在最南,泗官镇在最北,两地之间的公路距离是150公里,无论骑一辆电动车从哪端出发,唯一的结果都会是中途抛锚!
根据厂家的明书介绍,这辆“驰风”电动车理论续航里程是70公里,但专卖店老板了大实话:根本就不可能!考虑到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新一代电动车的电机效率在顺畅工作时也只能达到80,按照这块64V20A电池组推算,实际续航里程维持在70公里已经是极限。
相比之下,两年前的“驰风”只会更低,可能电机效率只勉强达到了60,跑出50公里就不错了。
卢禹对此深信不疑。他当然也知道,所谓的“理论续航里程”有太多噱头,官方或者厂家给出的定义是:新电池时充满电,骑行者重量配置至75公斤在平坦的二级公路上(无强风条件下)骑行,骑至电池电压于105V节予以断电,在以上条件下,得到的骑行里程被称为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
有这么多条件制约,现实过程谁能骑得出“理论续航里程”?
话回来,就算真能骑出来,也不适用于“泽平县城”至“泗官镇”这种行程吧?满打满算跑尽电量,70公里后岂不正是再精确不过的“半路抛锚”?
卢禹靠在大树边抽了支烟,最后做出的决定还是放下所有顾虑,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想那么多干嘛,做就是了。
跑出40公里也好,60公里也好,抛锚就抛锚,活人还能被尿憋死?到时候再想办法也不晚。
十分钟后,他骑在了电瓶车上,校对一下手表,刚好16点整,准时出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