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鱼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鱼人 (2 / 3)
        浴龙湖很大,历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纯水域面积接近2500公顷,赶上降水丰沛,随着溪水山流的汇入,实际还会更多,这基本上等同于一个澳门特别行政区大了。所以卢禹在半时内的巡游探索,根本不能一窥全豹,甚至因为昏天暗地、不辨方向,具体游到了哪个位置都稀里糊涂,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兴致盎然。

        实际上,试探性的四处“闲逛”并非卢禹本意,他更明确的目的还是想深入了解变身“鱼人”后的身体机能与生理反应,看看这种状态下与陆地上的差异有多大。

        通常来,很多游泳健将或竞技级的潜水选手,深入到20米水下并停留几分钟是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人能裸身下潜至100多米,并且保持闭气8分钟之久……但是卢禹在只适应了十几分钟后,就非常明确的认识到,那些在常人看来已经惊世骇俗的壮举,和他现在完美的潜游状态还差出了很远!

        自人类进化完整的那天开始,可以就和水这种液态物质形成了既休戚相关又格格不入的双重关系。地球上太多的生物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可一旦接触超过极限,它是人类的天敌也不为过。道理很简单,我们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决定了根本无法在水中自由活动,就像鱼儿无法在陆地上自由活动一样。

        “水火无情”一词除了泛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现象,当然也囊括了这一基本点。

        目前全世界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中,自由潜水(Freediing)项目还处在众范围内,不像足球、篮球那样普及,引发爱好者们竞相参与的热潮。人们通过新闻媒体所能了解到的,无非是某某知名选手又在该领域创造出了怎样怎样的佳绩,打破了之前某某保持的若干记录而已,意义很抽象,而对这项极限运动的另一面知之甚少。

        简单点,自由潜水被《福布斯》杂志称为世界上第二危险的运动,仅次于高楼跳伞。

        再简单点,淹死人便是其最主要、最容易发生的隐患和危险。绝大部分的正常人类,不是随便拉出一个来都可以进行自由潜水运动的,因为看似简单的下潜和上浮过程中,都有着极难克服的障碍。

        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随便潜入深水,极易出现四肢痉挛、肺挤压和耳膜损伤。因为随着深度的增加,人体肺部压力变,很难把气体传输到嘴里,必须学会从肺部将气体吸进,而且要锁住喉咙不咽下空气。嘴里的空气对下潜者至关重要,如果不能保持好就会导致耳压失衡,耳膜就会挤破。

        而在上浮过程中,人体的毛细血管由缩紧变为扩张,阻断了的血液也从身体末端向心脏回流,这时候大脑缺氧,身体为了保存氧气,会发生主动休克的自然反应,是谓浅水昏厥。

        尽管这种现象只是令人暂时失去意识,不会对健康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昏厥本身也并不危险,但别忘了,它是发生在水下30米往上浮升的特定环境中,没有保护或及时的抢救,危险性不言而喻!

        所有这些道理,卢禹未必全懂,但是能明白个大概,所以对比之下,他才觉得自己的表现早已超出了业界内“优秀”或“极佳”的评判标准,简直达到了“丧心病狂”、“无法无天”的地步!

        因为有魂界的保护和供给,这令得卢禹跟其他潜水者区分出两个最大的不同:首先,他不需要外界供氧,也不必靠憋在肺里的氧气干捱,而是能像在陆地上一样自由自在的呼吸;其次,魂界在他周身形成的保护壳,包括那个透明的“大头罩”把深水中的巨大压力完全抵消,自然也就不会产生痉挛、肺挤压和昏厥等伤害!

        达到这两个不可思议的条件后,他置身于无形的“结界茧壳”中就几已形成免疫状态,和自由潜水附带的危险性、技术性根本扯不上一毛钱关系,就是想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都不成问题!

        白了,卢禹不入水便罢;只要入了水,就自带“隐形潜艇”光环,无所顾忌!

        这还不算完,在稍后的熟悉过程中,他又随机发现了“结界茧壳”的两个神奇特性:其一,因为在时刻抵消水压作用,体内的魂界也在匀速消耗,这种流失的常态,卢禹首次能用意识清清楚楚的感受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