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4章 进阶的根源与招收 (2 / 3)
换句话说,儒家的礼制根基已经失去了,后世的儒家大多着重于仁义道德,重在自我修养,也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维护周礼或者说维护皇权虽然也很重要,但在很多清醒的儒生心里,这种东西是不长久的,在王朝末期,变节的儒生可谓是数不胜数。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孔丘降临在了这个世上,但想象当中一呼百应的现象并没有发生,儒生在董仲舒之后就已经不再纯粹。
十年寒窗苦,货于帝王家,绝大多数的儒生都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他们自小学的是孔孟之道,却不一定会真的去追随孔孟,相比起来,后世的儒生要更为现实一点。
对于这里面的原因,此时的徐庶和杨秀清并不清楚,面对突如其来的能力,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
而且作为旁观者,杨秀清想的要更为透彻一点。
在此之前,庞统这些人的主要作用便是出谋划策,基本上每一个大将身边都要配备一个。
南方集团军主将张辽身边配备的是庞统,而北方集团军主将太史慈身边配备的是徐庶。
在军中地位方面,张辽为主,庞统为副,或者是太史慈为主,徐庶为副。
即便是在法正挂帅的早期,具体负责领兵打仗也是俞大猷,并不是法正,这从当初攻打马相的战役当中就能看的非常清楚。
这种安排也从侧面反应出了谋士这个阶层的弱势,在武将可以以一敌百的时代,可以在万军从中取人首级的时代,没有什么特殊手段的谋士就显得十分尴尬了。
他们的确足智多谋,通过强大的分析能力可以排除风险,为军队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但在战场之上,却没有能力去扭转战局,也无法去鼓舞士气,而这两点正是武将所擅长的。
不过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谋士在掌握了这些技能之后,已经有能力去扭转战局了。
想到来之前主公的嘱托,杨秀清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这次“拜访”的两名大才里面,就有一名谋士,看主公的神色就能发现,这人的水平应该是很高的,说不定也会掌握一些了不得的技能。
一场雨足足下了一晚上,等到第二天,杨秀清这才收拢着人马重新出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