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二章 进击的河东郡兵 (3 / 4)
大军浩荡行进,道左不时见到一座座的汉人坟冢,看得众河东郡兵心中一阵热血涌起,对于收复六镇旧地的决心也更加热切。
杨浩组建骁果右军、河东郡兵,军营授课,其中很重要的一课,便是唤醒和普及族群意识。此族群意识非只是单一氏族之间的联系,而是将整个汉人视为一个血脉共同体,予以维护和尊重。事实上,这种打破世家藩篱的民族观念,施行起来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以史记为例,天下成百上千的氏族都出自炎、黄二帝血脉,概莫能外。无论是富贵世家,还是贫寒的庶族,往上倒推千百年,却是同气连枝。
此便是民族观念的重要基础。
有此基础,河东郡兵的民族意识教育极为成功,将士们也更加和谐相处。
杨浩望着近千里的沃野,心中感慨万千。
阴山南麓沃野,虽然不至于都像河套平原那般肥沃,但是如果能开垦出来,也全是少见的良田。如今遍地都是高深的牧草,实在是有些浪费,只需经过简单的开垦,便可开辟为河东的粮仓。而且除了良田之外,此地还有大量的煤铁资源,大隋更需要这块战略重地。
“莫说区区六镇之地,四极荒内,还有许多土地是我汉家必取之地,这不单是杨广杨昭父子的夙愿,身为汉族一员我亦责无旁贷!”
杨浩看到的远比河东将士更远,一张幅员辽阔的版图在他的脑海中,慢慢地铺展开来。
历史上汉族的几次重创还未发生,但东汉之后的五胡乱华,北地一片凋零,已经是当世之人最沉重的记忆。
如果非要说穿越之后的野心壮志,杨浩内心期待能做到的,则是让自己的族人免遭这些伤痛。
因为他知道,千百年之后,这个自先农时代踽踽走出来的伟大文明,曾遭受了何等的屈辱和玷污!哪怕在他穿越的那个时代,这个伟大民族仍然背负着沉重,艰辛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撼山易,撼我汉家天下难!我所做的一切,不只是为了大隋,更为的是千秋百代!盛唐又如何,三百年后还不是土崩瓦解!天下之治,在制,不在氏。没有谁是真的天命所归,唯有制度日臻完善,精益求精,方得长远。”
“治世,制度治人,善用。再加上足够的工业力量,汉家天下方能大治,始得圆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