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大战略 (1 / 3)
01
三四年冬,肇第的新主人王鹏踌躇满志。
何应钦电告王鹏:“西南之地是我们的大后方,军政部拟设战略局,你要早做准备。”
王鹏知道,上面拟定的国家战略是军事上与日德合作,经济上与英美结盟,共同遏制苏俄。
中央下发了一本徐道邻写的小册子,全面地检讨了中日关系。
据说,该文为**口述,陈布雷先生记录并整理,假托徐道邻之名刊发于**主办的杂志上。
三九年秋,重庆政府又重印了一版,**作序说:“民国二十三年秋,中日局势更趋危急,正进入最后关头……近阅是编,不禁感慨万千。特付重刊,以备自反,或仍有助于将来东亚民族之前途乎!”
从三四年到三十九年,王鹏几乎走完了自己的悲剧人生。
02
徐道邻确有其人,皖将徐树铮之子,生于日本东京。
一九三二年,徐道邻在德国拿到了法学博士的学位。回国以后,在南京国防设计委员会里任职。**借用他的名字出书,还有这样的意思:徐徐道来,告之强邻。
文章说:现在,中日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国际间,许多悲剧都是失之毫厘而谬以千里,遂酿成万劫不复之祸。要想真正解开中日两国间的僵局,奠定东亚和平与未来,就有必要再做一番检讨。
一、我们尊重日本,也深深地意识到中日两国辅车相依,合则两利,敌则两败……鉴于目前的局势与种种危机,只有尽力消弭战端才是良途。
二、就日本方面的情形分析,其独霸满蒙的强硬立场可谓相当短视。首先,俄美诸强不可能听之任之。倘若有风吹草动,中国就关乎到满蒙之争的战略后方。日本以十万军占领东北四省,已有三年之久,不但东北义勇军尚不能消灭,就连沈阳一地的民间枪械也不能如期收缴,不可不察。欲想再控制华北五省,显然是力所不逮,甚至是自取败亡。
三、无需讳言,中国已经积弱百年,难以承受一场大战。换句话说,中国之弱恰恰是一股不容低估的力量。即使日本占据并控制了所有的重要口岸和运输线,也无法消除来自民间的抵抗。再看东北的实例,日本实在没有一意孤行之理由。
四、日本人自以为通晓中国的历史,念念不忘蒙古铁骑南下,以及满清破关而入,也跃跃欲试。殊不知,改朝换代易,移风易俗难。中国历代能屡蹶屡兴,实基于见危授命的民族精神和累世相传的浩然正气。宋有岳飞与文天祥,明未也有史可法和朱之瑜。
五、中国政府向来都高度重视中日友好,越来越难以抵挡咄咄逼人的事态和四万万民众的呼声。审视近几**态,不能不说相煎太急,而相知太疏。有人鼓噪,唯有消灭中华民族,日本才可以高枕无忧。甚至不惜采取毒辣和暴烈的手段,使之万劫不复。这种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中国人重感情,也重气节,不畏强暴。吾人敢正告日本,多行不义必自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