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三羽乌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三羽乌 (1 / 3)
        01

        在日语里,三羽乌的意思是指一门三杰。

        据说,这个词出自于漫才,很快就流行开来。

        漫才是一种站台喜剧,堆点类似我们的的对口相声。

        在演出时,较严肃的一方负责找碴,另一人则负责装傻耍笨。

        中国相声讲究三分逗和七分捧。漫才表演也是这样,有人说正话,有人说反话,提示生活中的冲突,达成幽默。

        02

        一九二九年的初夏,梅少城千里迢迢到了奉天,跟着李尤美住在板垣的公馆里。

        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里,板垣大佐是作战科的高级参谋。石原莞尔已晋升为中佐,还是在板垣手下做事。

        当时就有人说:板垣征四郎有胆识,石原莞尔有谋,柴山会说。

        板垣比两个后起之秀大四岁,常以大哥和学长自居。稍微有点空暇,就会把这两个人喊到家里喝酒,纵论天下。

        当时,柴山少佐是少师张学良的后勤顾问,却被同辈们戏称为门门都懂,样样稀松。

        03

        石原莞尔只大柴山兼四郎几个月,在军界却是早出道几年。

        酒桌上,一般都是石原莞尔谈古论今,一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派头。

        柴山爱引经据典,常常搞得石原下不了台。梅少城的身份最低,只能是洗耳恭听。

        石原有两个主要的论点:其一是地缘理论:一般的战争是利益冲突,最后的战争则是文明之争。东亚文明不能战胜来自西方的挑战,就将灰飞烟灭。日本应该挺身而出,带领东亚各民族去争取胜利。其二是满蒙无主论:游牧民族的大草原铁马金戈,只认强者,没有文明。日本要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得控制这下一个片战略纵深,别无它途。也就是说,解决满蒙问题也是为了大多数支那人的根本利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