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皇帝难保北平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皇帝难保北平王 (1 / 2)
        石敬瑭给了田服丰厚的盘缠,还亲手写了一封通关文书,表示田服持有文书可以在河东诸州任意通行,不得盘查,且吃喝住宿,皆有当地衙门负责,不得怠慢。

        田服可谓是迎来的人生的大转机,他春风得意,一路向北而去。

        田服走后,石敬瑭琢磨着他的话,觉得有必要找一下赵德均。他虽然不喜欢御史台的乌鸦嘴,对于他们弹劾自己耿耿于怀,但是赵德均不一样,此人是韦天养的死对头,一心要置韦天养死地。江湖上说,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如今,赵德均不就是自己的朋友吗?

        石敬瑭想到此,不禁十分兴奋,他觉得田服真是一个天才智囊,不仅能料事如神,还能识人之准。

        石敬瑭决定立刻去找赵德均。

        石敬瑭的情报网遍布京城,想要见赵德均不是难事。但是,为了以表诚意,石敬瑭还是要亲自去见赵德均。

        石敬瑭得到的第一个情报是赵德均并不在御史台,而是在皇宫,一直陪伴在皇帝身边。而且赵德均已经有一个月没有在御史台当值了。

        赵德均待在皇宫,石敬瑭就没法见到他。石敬瑭在宫中有情报网,秘密通知了赵德均。赵德均说很快就会出宫,和石敬瑭见面。

        其实,赵德均待在皇帝身边,没有回御史台,是为了故意拖着韦天养,这是皇帝的主意,皇帝想看看谁是和韦天养有交情,会帮他说话。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人替韦天养求情,韦天养就像一个孤独的人被抛弃了,除了河东进奏院的特使王文通为韦天养东奔西跑,其他人都选择了无视。

        这一切可以证明韦天养就是一个孤臣,没有结党营私。

        一直以来,李从珂是绝对信任韦天养的,他任由韦天养发展,不予干涉,幽州的税收也只象征性地收缴一成。但是,随着他个人欲望的膨胀,生活铺张浪费,国库的钱粮不能满足于他,他将贪婪之手伸向了富庶的幽州。

        这是他想整治韦天养的最大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宰相卢文纪一直在劝诫他削藩,只有削藩才能巩固皇权,让藩镇服从。

        李从珂第一个开刀的人是石敬瑭,他成功了,正所谓杀鸡给猴看,石敬瑭都被削弱了,其他藩镇都乖乖地心向朝廷了,从不曾上贡的,也都表明态度,忠于朝廷,每个月都会如数上贡税银。

        各藩镇都服软了,只有韦天养没有服软,照样还是一年上贡朝廷一成税收,这让李从珂心里很不满意,觉得韦天养是在挑战他的皇权。不过,他拿韦天养没有办法,这个人不像石敬瑭,权欲熏心,身上有太多的把柄,而韦天养一身正气,连丝毫污点都找不到。

        这让李从珂很头疼,就连御史台的最高长官马昆都束手无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找一个阴险的人来对付韦天养了。于是,李从珂选中了沧州节度使赵德均,赵德均野心勃勃,一心想兼并其他州池,扩大地盘。李从珂调他到京城,任命监察御史,出使幽州,监察吏治情况。临行前,李从珂有意点拨赵德均,只要他能找到韦天养的致命污点,就可以取而代之。赵德均兴奋极了,拼命点头,他把李从珂的话当真了。

        既然皇帝已经许诺,赵德均觉得自己可以放手大干了。只要能把韦天养拉下马,自己就可以上位。这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事情。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御史叫来俊臣,是一个专门整人的酷吏,根据自己多年来整人的心得,写了一本书叫《罗织经》,此书被武则天看后,都觉得人心之恐怖黑暗,其中有一句话是,若想诬陷一个人,就告他谋反,只要牵涉谋反,必死无疑。赵德均是一个深研《罗织经》的人,所以他能想到拉韦天养下马的唯一方法就是告他谋反罪。

        在幽州时,他孜孜不倦地搜寻着韦天养的谋反证据,只要是有一点可以挂钩上的,他都记录上,然后发挥想象,以假换真,变成了可疑的证据。

        他机关算尽,却栽在了韦灵犀的手里,被关到了人间地狱三个月,幸亏遇到了石敬瑭的情报官荆傲天,救他一命,逃回了京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