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皇帝寿诞百将贺 (1 / 3)
大唐(史称后唐)清泰三年冬月二十七,皇帝李从珂五十一岁寿诞。
李从珂是先皇唐明宗李嗣源的养子,他和石敬瑭、韦天养同为李嗣源麾下的三个帅才,李嗣源统一中原后,他被封为凤翔节度使,授爵潞王。三个节度使中,他的势力最大,李嗣源驾崩后,第三子李从厚继位。李从厚性子懦弱,且昏庸不善治国,李从珂英武盖世,风头超过了他。李从厚听从辅臣建议,削弱李从珂的势力。李从厚将李从珂的亲人杀得一个不剩,李从珂愤而造反,在石敬瑭的帮助下,攻破洛阳,夺取了帝位。
李从珂对石敬瑭感激,封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节制十一州,统领十五万兵马,相当于分治天下。但是两年后,李从珂越来越对石敬瑭不放心,他在宰相卢文纪的建议下,安插心腹武宁节度使张敬达领兵驻屯在代州,牵制并监视石敬瑭。对于李从珂的所作所为,石敬瑭心寒,渐有造反之意。
对于这一切,韦天养从来没有参与过,他只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旁观着,韦家世代忠臣,忠的是李唐,所以,李从珂代替昏庸的李从厚,也无可厚非。反正都是李家人,只要李从珂治国有方,能造福百姓就可。韦天养对权力之争没什么兴趣,他的终生愿望是能守护好幽燕之地,不让契丹入侵,而后等国力强盛了,挥师北上,将契丹赶回漠北。只要他的这个愿望不受损害,他就是知足的。当然,作为李唐臣子,他决不能容忍石敬瑭有造反之心,所以,他不止一次,明里暗地地警告石敬瑭,休要造反,否则我第一个不饶你。
尽管李从珂也猜忌韦天养,但是韦天养行的正坐的直,不惧猜忌,赵德均之流随他去吧。
李从珂的年龄五十有一,石敬瑭四十有六,韦天养整五十,这三个人,算是大唐的最高权力者,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脉。
洛阳城,南望龙门,北依邙山,东逾瀍水,西至涧河,洛水横贯其间,其城市之繁华,商贸之鼎盛,举国第一,其他州池莫与之能比。
李从珂居住的地方是紫微宫,紫微宫宫阙壮丽,规整大气,是所有王朝的皇宫中面积最大的一座。紫微宫初建于隋炀帝,到武则天达到最高规制。
洛阳城的外郭城门是定鼎门,其名来源于“周成王定九鼎于洛阳”,当时的南门即为定鼎门。
此时,正是早晨,旭日初升,金色的光芒洒在定鼎门上,颇是壮观。来往的行人不绝,车水马龙,煞是热闹。
韦灵犀第一次来洛阳城,虽然感觉新鲜,但是仍然觉得和幽州城没两样,吃穿用度,何等精致,何等丰盛,他都享受过。对于眼下的一切,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他骑着马,缓辔而行。身侧经常有穿着华服的公子哥儿招摇而过,飞扬跋扈,路人避之唯恐不及。这些公子哥儿大多是各藩镇节度使的子嗣,平时如韦灵犀一般,在本州嚣张惯了,来了京城,也是一副恣肆的样子。
韦灵犀装作乖顺的样子,安静地走着。在他进入洛阳之前,韦天养已经吩咐过,一切低调行事,京城不是幽州,切忌张扬。韦灵犀记在心里,极为听话。其实,韦灵犀知道韦天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李从珂忠心耿耿,尊重有加,在天子脚下,丝毫不会触犯李从珂的一点威严。这也是韦天养的为臣之道,谨慎侍君。正所谓君心不可测,饶是韦天养忠心如此,李从珂还对他心有猜忌。他更要小心应对了。
韦天养一行人从幽州一路走来,不显山露水,不招摇过市,其中最招眼的就是那只老虎了,它的存在,吸引了无数人,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你押运的是老虎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