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虎落平阳不惧犬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虎落平阳不惧犬 (1 / 2)
        别院里很安静,只有韦天养一个人。他百般无聊,在院子里奔走,练起了武功。他的常用兵器是一把拙朴的屠龙刀,凭借此刀,打下了幽州的二十年的基业。如今,屠龙刀被没收了,或者说是他主动将屠龙刀上交了。他一个血性汉子,二十年来,第一次委曲求全,别人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半点反抗的意思。

        他无底线顺从,只是对方是钦差,身份形同皇帝,尽管,他认为对方不过就是一条皇帝的狗,但是毕竟是皇帝的狗,尊重一下狗也是必要的。

        韦天养把河北九州的兵权都交给了赵德均,这是一个相当大胆且愚蠢的做法。因为,交出了兵权,意味着自己就是一个光杆将军,任人宰割。不过,韦天养毕竟不是傻子,即便交出了兵权,他的威严还在,没人敢动他一根毫毛。

        幽州有两大守军,一支负责城防,统帅叫史平,一支负责北平王府的安保,统帅即是叶山。赵德均获得兵权后,第一个号令就是把叶山的兵权夺了过来,控制了王府。第二个号令是召回史平,有圣旨宣读。史平的回复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由于契丹骚扰不休,急需设防,所以无法回北平府听旨。

        赵德均很恼怒,知道这是史平故意拖延。可是又没办法,自古有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这个季节,属于季夏,塞北之地,水草丰茂,牛羊茁壮,正是契丹人粮草充足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来扰边。除非是秋冬,契丹人吃完了自己的粮草,而中原又到了粮草丰收的时候,他们才会大肆南下,抢掠粮草。当然,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当今的契丹主耶律德光是一个野心家,他有征服中原的野心,三番五次派兵骚扰边境,为的并不是抢掠粮食,而是试探边镇的防守力量如何?

        所以,史平完全可以说,契丹南下野心不死,随时都在准备着征服中原,他作为一名食俸禄的臣子,理应保卫好大唐国每一块土地的安全。

        所以,赵德均完全拿史平没有办法,只能徒自生气。除了史平,赵德均也派人给余下的河北八州的守军统帅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回北平王府听取圣旨,但是结果和史平的回复一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赵德均气炸了,他手执可以统领三军的令旗,却和拿着一面废旗一样,一点权力都使不上,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其实,赵德均的无奈,韦天养完全看在眼里。他在河北九州,尤其是幽州,经营二十年,百姓称道,人心归一,没有人说他不好的。他麾下的十八位将军——燕云十八骑,唯其马首是瞻,对他的话,绝不反对。

        燕云十八骑,除了叶山的脑子比较古板外,余下的十七位都是脑子活泛的人,他们身在边镇,早已探听到北平王府来了一位钦差,而且是特意来检视北平王的治政情况。他们均知道来者不善,不禁为北平王捏一把汗,但是,又有谁比他们更了解北平王的为人呢?他们知道,钦差是查不出什么的,除非是栽赃陷害。

        果真如他们所料,钦差没有查出什么,但是憋了一个大大的坏招,那就是无端端的弄出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说是有人告发北平王谋反,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北平王囚禁了。

        得知北平王有难,十七位将军都很着急,有的甚至想领兵返回幽州,杀了赵德均。但是北平王早有准备,派人通知了他们,切勿轻举妄动。此时,三军帅令在赵德均的手里,一旦返回幽州,就得要听从赵德均的话。如果杀了赵延寿,那就是真的谋反了。

        所以,韦天养吩咐十七位将军,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一定要按兵不动。

        所以,赵延寿没能占得一丝便宜。

        韦天养待在别院,丝毫不惧赵德均玩什么幺蛾子,有人告他谋反,得有真凭实据,如果赵延寿能找出一点证据,他也就认了,但他自信,赵德均根本就找不出什么。

        韦天养在院子里练了一阵武功,练得满头大汗,坐在柴垛上,歇息起来。这时,门开了,赵德均走进来。

        两个武士跟进来,想要保护赵德均。赵德均摆手不用,故意看了一眼韦天养,对武士说:“北平王若想杀我,岂是你们能保护得了的?”

        两个武士退出,关上了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