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行进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行进 (1 / 2)
        永里大队长在占领旗杆高地后,即带队于29日晚试探性向北进攻,部队行进至铁路线北方时遭受地雷阵地和敌方火炮部队袭击,由于本部没有炮火支援在损失了几十人后终止进攻计划。

        黑赖大佐在听取了永里少佐的敌情汇报后对当时的“黑”高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事后拟定进攻方案,电告联队各大队长于下午3时在A高地(张家山西南约600米)的地段集结,同时让大桑中尉带着第三机关枪中队进驻旗杆高地届时以火力掩护进攻部队。

        这里要多说下根据《桧第六十八师团史》记载,6月30日黑赖大佐在电杆高地会见永里少佐后做出如下决定,将旗杆高地与电杆高地的防务交由133联队,实则并没有提及换防一事,该书中提及的116师团重火力部署在将旗杆高地与电杆高地之间这点也与《步兵第百三十三联队》战史里的解释有冲突。

        我目前仍以《步兵第百三十三联队》战史为主,继而和大家先提一下。

        6月30日下午1时30分,黑赖大佐翻看着作战地图,反复推演作战方案。与此同时衡阳具体文献资料以及此次战情汇报。

        衡阳位于湘江西岸,蒸水南岸。城区大小为东西一公里,南北25公里。此处接通湘江,蒸水,进而水运十分便捷。同时还是湘桂铁路与粤汉铁路的分岔点,因此衡阳水陆运输都有着极为便捷的交通环境。

        衡阳东侧的湘江宽约300米,江水又深又急,同时西侧岸边还是高高的悬崖和石墙。进而给渡河带来十分大的困难。

        衡阳北侧是湘江的支流蒸水,虽然水流稍稍平缓,可往西至西北一部尽是稻田和池塘进而给行军特别是重火力部队带来非常大的困扰。

        衡阳南部与西南部则是丘陵地带,其间虽也有池塘和稻田相对更加适合部队行进。同时依据攻陷长沙的成功经验,占领高地以重火力轰击城内守军更能起到震慑作用。

        综上考虑第十一军总指挥横山勇决定将主攻方向放在衡阳的南部与西南部,那么敌军的前沿阵地,这些丘陵就是133联队即将要克服的目标被一一标注在黑赖大佐的作战地图上。

        敌衡阳守军以城墙南面的岳屏山高地为中心,将半径一千米的半月形丘陵做抵抗阵地。其包含,五桂拎、枫树山、33高地、黑高地、和尔高地、西禅寺高地、天马山等一线阵地。当时为了明确进攻衡阳守军驻地,先行进攻衡阳的120联队将虎形巢取了与其联队长相似的名字,“和尔高地”。同样的,133联队也在随后将张家山高地定义为“黑高地”。

        此刻黑赖大佐将视线着重此次的目标黑高地,黑高地最外端由两座小高地组成,地图上将其标注“25”“24”高地。此刻敌守军在此修筑了极为严密的防御工事,目眼可视阵地就有十座,沿途看去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机枪碉堡以及与其相连的交通壕。在“25”高地上发现唯一一处混凝土工事,目测是个可容纳100人掩体工事。黑高地工事前障碍物包括,地雷、木栅栏、和断崖,断崖高度大约在3到4米。总结来看黑高地是由三个山头组成的阵地,关于这方面的描述,瑁武你曾说过一个叫蒋鸿熙的连长因为张家山高地的特殊性,你个连长带了近两三个连的部队而营部在后方山头,因此我认定两方面的资料得到互证能够说明黑高地就是张家山。同时在中国现有的资料和老人的回忆中,张家山前两个占地分别为221和2277,目前日军在进攻初期着重进攻的24高地就是2277高地,就目前得知一致的是日军史料24高地最先攻占,而我国资料也显示2277高地首先失守。

        以上既是黑高地的全部资料,黑赖大佐深吸屏气目光转向黑高地右侧的“33”高地,由于距离十分接近的关系,在战斗中两处工事必然能够起到相互策应,因此备受黑赖大佐的注意。

        “33高地”因为其南北狭长如同菱形一般矗立,其四周又被守军削成不可攀爬的断崖,底部露出红色泥土形状酷似军舰被前线绘制人员标注为“军舰高地”

        经过仔细推算和十倍望远镜观察,黑赖大佐发现,黑高地阵地前和阵地内斜面对处在“33”高地的有效射程范围,但因坡度和射击角度的问题考虑到时间夜色等后,进而认为,左正面与右正面是黑高地的弱点所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