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条件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条件 (1 / 2)
        一面随意打量着房中的布局,一面接过杨冬青敬来的茶杯,廖耀湘随手搁在身旁的桌子上,找了张干净点的椅子用白手套掸了掸,转身坐好,这才冲匪兵营得主官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也坐下。

        搞不清新师长找自己的用意何在,杨冬青与张振清和文秀才飞快地交换了下眼神,带着满腹的疑问各自找地方坐了下来,顺便派乌龙到门外守着,并告诉他任何人不得入内。

        亲自看到屋内再没了闲余的人,廖耀湘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来意:“此次本师长专程到你的搜侦营,只因一桩大事非得杨营长和你的弟兄出面才行。此事关系国内抗战之危局,民族复兴之命脉,还请杨营长一定不要推辞才好。”

        吃惊于对方说话和蔼的口气和有求于人的态度,杨冬青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深深地看了眼两位搭档,脸上摆出一副受宠若惊地神情谦恭道:“师长实在太抬举杨某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您直接下令就好了,卑职一定尽力给您办得妥妥当当的,至于您还亲自跑一趟呢?再说了,刘团长、熊团长都是党国的栋梁精英,要是他们都办不了的差事,那我肯定也办不了啊。至于说抗战大业民族振兴之类的事,不是我一个小小的中校营长能掺和得了的,师长快别取笑冬青了。”

        见他耍起滑头打算一推六二五,廖耀湘不觉有些急了,心里认定杨冬青是要借机想捞些油水,亦或是对自己接管他的匪兵营有什么不满,连忙为自己辩解道:“我想杨营长可能误会了。廖某承认某些方面的确不如杨老弟,这也是我一直想将你和贵部收为己用的初衷,但绝对不屑以那些卑鄙的手段来达成,更何况强扭的瓜不甜之理乎?

        此次你部调归我师实在是奉了蒋委员长的训令,与廖某一点关系也没有,并非是我暗中做了什么手脚。

        廖某所言之事真正关系重大,观遍全军能胜任者也是寥寥无几,唯有杨老弟和你的搜侦营能担此重任,所以我才唐突来访,据实以告,就怕老弟有什么误会。

        这样吧,为表明廖某问心无愧,只要你肯领命,条件由你随便开。升官还是装备粮饷,你要什么我都答应,这总成了吧?”

        没想到自己不过略施手段便让廖耀湘交出了底牌,竟然连封官许愿的招数都使了出来。心里偷偷暗笑不已,杨冬青冲张振青使了个眼色,打算先听听廖耀湘口口声声提到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再决定自己到时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一块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张振清哪会不明白杨冬青什么意思,连忙妆模作样地起身打起了圆场:“师长这么讲也太自贬身份了。怎么说我们都是您的部下,况且您又特意升我们营作为师部的直属部队,这说明啥,说明了我们弟兄在您心目中的位置。有什么事你打个电话或者派人直接下令就是了,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何苦还要亲自跑一趟,说这么一番低声下气的话呢,太不值当啦。对了,说了半天您还没说清楚到底是怎么个任务,非得我们弟兄亲自出马才行呢?”

        苦笑着叹了一口气,廖耀湘也觉察到自己有些失态,干咳了一声讲了起来:“你们可能也有所耳闻,自缅甸战场失利我军退守印度以来,日军已经完全切断了我滇缅国际生命线,国内战场有枪没弹,成了严重贫血的重伤员。光指着驼峰航线那点运输量,连美援总量的1都不到不说,其中的绝大部分还都输送给了陈纳德的航空队,你说,国内接下来的仗还怎么打。”说到这儿,廖耀湘苦着张脸不由自主得长叹了一口气。

        这话一出口,杨冬青几个全都不说话了。都是军人,谁心里不跟个明镜儿似得,谁不晓得廖耀湘所说的都是实情,只怕情况恶化的程度只会比他讲得更加严峻而无不及。

        偷眼看到三人低着头沉默不语,廖耀湘决定在接下来的话里再加重些分量:“当务之急是要赶紧修筑一条通往国内的公路,把加尔各答港口堆积如山的物资运往国内才是。因此,委员长已经批准了史迪威关于修建一条公路和一条输油管道的输血计划。打算从印度阿萨姆邦的列多开始,经新平洋、密支那、八莫,到中缅边境的畹町。为此,驻印军工兵第十团和第十二团和美国盟军的工兵第四十五团、第三三零团,以及八二三航空工程营、八四九航空工程营、二零九战斗工兵营、幺八八三战斗工兵营和幺九零五战斗工兵营等工兵部队正在陆续集结。除此之外,大量来自印度、尼泊尔和我国西藏地区的民工也将会参与到公路建设中来。”

        “这不挺好的吗,能有我们什么事儿呀?大不了就是派些部队担负警戒任务嘛,随便哪支都足以胜任了,哪会有师长说的那么邪乎,还非得我们出面才行。”满不在乎地摇了摇手,张振清挺着张嫌廖耀湘夸大其词的表情插嘴道。杨冬青和文秀才两人也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端起茶杯喝起水来。

        鼻子差点没给气歪了,廖耀湘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张嘴骂人了。转念一想自己此行的目的,他还是将心头的火压了下去,自顾自讲了下去:“你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才会说的这么轻松。我问你,什么地方适合修路,怎么修才有省时又省力,沿途有多少日军,哪里设有他们的陷阱,咱们是两眼一抹黑,概不知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