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手提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手提 (1 / 2)
        介绍完了手枪和步枪,柴拯国看准时机拦住打算上台的高大炮,转过身对军官们的问道:“马副连长和林排长讲得好不好啊?”

        “好!”正听的津津有味的军官们齐声鼓噪。

        “大伙该不该表示一下对他们的感谢啊?”柴拯国满意的提示。

        “该!”说着,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伙听了不少关于武器方面的知识,也需要点时间消化消化才能巩固得更牢实。我提议咱们休息十分钟,弟兄们也好舒展舒展筋骨,放松一下精神,等会还要请咱们新上任的机炮连高连长跟咱们介绍重装备的知识。顺便呢有没听明白的弟兄,也可以抓紧时间向马副连长他们咨询透彻,方便咱们下阶段的整训,大伙说好不好?”柴拯国宣布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这次响应他的人不多了,只是零零散散有几处呻吟了下而已。更多的军官大声嚷嚷着表示着不满,劲头十足的军人好容易逮到这么个长本事的机会,正像海绵汲水般如饥似渴的扩充自己的学识,怎么也不甘心就此停顿下来。

        大概的清点了下,反对休息的意见占了绝大多数,柴拯国无奈地摇了摇头,用求助的眼神看了看其他几位主官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可没想到,居然连这些家伙也不愿意帮他,只是暧昧的笑着看他的笑话。没办法,柴拯国只好悻悻地宣布培训继续。

        在一片掌声和叫好声中,早就等得不耐烦的高大炮一个箭步跨上了讲台。迫不及待地向下面的军官们敬了个军礼后,轻喘了一口气,稳了稳神,这才不紧不慢地开了口:“各位长官、兄弟,卑职高大炮,以前第三路军里做炮兵连长。其实要说起来呀,咱们中国进口和仿制的洋武器从慈禧太后那会儿到现在,就一直没停过,一直在引进翻新。种类繁多不说还花样百出,好多玩意儿俺也没见过。所以还请大伙恕俺们几位兄弟不能一一列举给您各位听。刚才有福和占标两位兄弟主要介绍的是抗战以来咱们军队里常见到的主要兵器。之所以在各位面前班门弄斧,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伙能够熟悉并且会操作,回去之后能教给自己手下的弟兄,这样上了战场,咱们随手抄起来就会使用,不至于到时候抓瞎误了战局。接下来您各位就听我高大炮给各位絮叨下这**、轻重机枪以及小型火炮。首先,咱们先说说这**。”

        拿起一支英国造的司登**,高大炮两眼直往外放光,满嘴吐沫横飞:“**也叫手提机关枪。兄弟手上的家伙,是英国和加拿大生产的‘司登’MKⅡ。这个枪有多种型号,在咱们国家用的主要是这个MKⅡ。这枪在加拿大生产的也有弟兄叫它‘加拿大’,实际是一回事,都是一个枪。这枪的口径919mm,采用32发弹匣,全枪重五斤九两,枪长895mm,枪管长196mm,理论射速550发每分钟,有效射程200m,所用子弹为九毫米手枪弹。这玩意儿咱们国家也有仿制品,因为这种枪从侧面插弹匣,也有兄弟叫‘偏插梭’的。它的特点是构造简单,携行方便。缺点是容易走火,而且卡壳相当普遍,战场上最麻烦。像咱们现在打的阵地防御,步枪四百米左右就开火了,它够不着,好容易打开了没两下子弹又打完了,比较恼火。比起咱们装备的其它型号的**来说,实在不怎么样。之所以把它放在前面介绍,是因为兄弟打听到一个相当可靠的消息,咱们团所属暂编五十五师,已经被重庆长官部确定为远征缅甸的部队编成,不日会有部分英制装备下发,所以大伙还是明白明白比较好。“

        放下‘司登’,高大炮又拿起一支美国产的‘汤姆逊’来说道:“这枪原来在税警团、川军和晋绥军呆过的弟兄都认得,这是美国1928式“汤姆逊”**。这个枪美国**号称‘堑壕扫帚’,像山西的晋绥军、四川的川军、广东还有金陵兵工厂都仿制过。不过阎老西造的只能用他自己生产的1125口径子弹,跟进口来的时候一样,别的子弹概不通用。特别是太原失守以后,这个‘山西造’没了工厂制造子弹,这枪就算是废了。广东出的数量少咱们不提,四川把这个枪拿去改成枪管加长为365mm,口径改为763mm,这样就跟毛瑟手枪弹通用。它的口径3mm,表尺549m,有效射程200m,可以单发、连发,30发弹匣,全枪长852mm,枪管长267mm,带弹匣枪重11斤。这个枪的优点就是火力强大,而且威力也大,只要中弹就丧失再战能力,精度也高。缺点是枪太重,部件太多,坏了就没办法修,而且子弹现在没处找去。可惜了一把好枪啊。”

        叹了口气,高大炮提起另外一支**介绍到:“这枪大家都认得,有进口的也有咱们中国仿的,叫德国的MP18I伯格曼**,咱们部队也有叫‘花机关’的。为啥呢?因为这枪的枪管外装有多孔(花)气冷散热套筒。当然啦,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叫法,川军兄弟戏称这个枪叫‘虼蚤笼笼’,粤军兄弟戏称它为”猪笼机”。其实说的都是这个枪。因为‘汤姆森’生产复杂,造价高,技术要求也高,所以除了四川和山西,其他各省部队都没有大量购买和生产此枪,而是选择了与‘汤姆逊’差不多同时诞生,也同时传入中国的德造伯格曼**。国内最早生产‘伯格曼’**的应该是上海兵工厂,之后沈阳、大沽、巩县、汉阳等厂也先后生产。再后来,各地的兵工厂和修械所都在生产,出品甚多。最初仿制的以765毫米口径为主。后来,除金陵厂出品的伯格曼仍采用765毫米口径外,其他仿制品的口径则都改成了763毫米,以求与毛瑟手**通用。这之中,巩、沈二厂仿造的伯格曼设有快慢机可以选择发射方式,其他厂的就只能连发。当年淞沪会战中名震华夏、举世闻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团长带领手下四百多弟兄就是拿着花机关,捷克造轻机枪坚守了四天四夜,伤亡三十余人,歼敌两百余人。可惜这么好的功勋武器现在基本也不再使用了,因为补充不过来,而且弹药消耗实在太大了。”

        轻摇了摇头,高大炮继续介绍起来:“伯格曼口径9X19mm,枪长815mm,枪管长度200mm,枪重八斤三两,采用32发弹匣,使用9x19毫米鲁格手枪弹,射速每分钟400发,射程150m。这个枪的稳定性好,精度也高,是咱们军队里不可多得的杀敌利器,可惜没了子弹也就成了烧火棍。”

        听了高大炮的介绍,不少使用过的军官们多少也都发出轻声的叹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