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其它
看着不少军官脸上露出的惊愕表情,马有福满意地从旁边拿过一支‘汉阳造’举例分析:“别的不提,就拿这咱们自己生产的汉阳造对比下大伙就明白了。‘汉阳造’也有叫老套筒的,其实两个是一回事。是咱们国家购买的德国技术在武汉汉阳兵工厂制造的,正式名称叫:‘八八式步枪’。因为最开始生产的时候,在枪管外加装了一个隔热护手的套筒,因此才被民间称之为“老套筒”。民国二**,就是一九三九年,咱们现在的第二十一兵工厂,也就是南京的金陵兵工厂制造出来的八八式去掉了外面那个作用不大的套筒,这枪也改名为“汉式七九式步枪”。所以说,这两种枪,有渊源,是一个妈生的,但绝对不是一个型号,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楚。汉阳造的口径792mm,枪身全长为955mm,全重7斤3两(不含刺刀),就因为这枪所以有人管咱们当兵的叫扛着七斤半,这是题外话,咱们接着说。该枪枪管长度442mm,表尺射程1800m,枪的弹夹,膛线,膛线缠度跟八八式毛瑟步枪一样,可以通用。在咱们军队使得步枪里面里面算是主力枪型,不管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军,大部分使得都是这种步枪。当然啦,现在咱们也在中央军里换装新式的中正式了,这个型号后面咱们会专门提到,这里咱们就不废话了。那有兄弟问了,老马你啰嗦了半天,这驳壳枪还没说完咋又绕到汉阳造上了呢?你别是老糊涂了吧。别着急,听俺老马跟你说道说道。为啥老马突然拐到汉阳造上了呢,有心的兄弟可能已经回过味了。那驳壳枪的表尺是一千,汉阳造的表尺是一千八,。表面上看,一个打一千米,一个打一千八百米,就是个距离长短问题。但从实战来说,这要命的可不在标尺上,它俩的根本差距在,一个是手枪,一个是步枪。手枪的杀伤距离撑死了不超过两百米,超过这个距离,你冲人家的脑袋开枪,子弹早不知道飞哪去了。而且手枪弹的长度和装药量也决定了它的杀伤力不如步枪弹;而汉阳造是步枪,精度、准度和稳定性都比手枪高了不是一点半点。这要是真打起来,鬼子发起冲锋,你用汉阳造六七百米距离上就能进行有效杀伤,等鬼子冲到跟前的时候也就不剩几个了,你小命也保住了,阵地也保住了,光等着立功请赏了,当然,前提是鬼子不开枪不开炮,直起腰杆子硬冲的前提下;要是换了驳壳枪,你最少得放到两百米以内不说,上过战场的弟兄都知道小鬼子的枪法,那随便拉出一个放咱们队伍里都算得上是神枪手。两百米的距离,你还没放几枪,没**家几个,鬼子倒把咱们撂倒不少不说,到时候人家冲上来了你还得拼刺刀跟他玩命。可要命的是拼刺刀又不是咱们的强项,这么一来,你就算赖好保住了阵地,可手下弟兄也就不剩几个了,到时候后面还怎么打,阵地怎还怎么守。我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吧。”
一席话说的底下的众人无不点头称是,不少人更是恍然大悟,大家毫不吝啬的奉上自己的掌声和赞叹声。
听到大家的交口称赞,马有福更加兴奋起来,轮流掂起其它几种手枪边展示边说:“至于这几种手枪,除了小日本的王八盒子,哦,就是这种。它的官名叫南部十四,也有叫它‘鸡腿撸子’的。这种枪乍一看,外形跟德国佬的‘鲁格P08’式很像,实际上这枪直接就是个废物。这破玩意儿用起来卡壳频繁不说,而且因为弹匣卡笋设计上的失误导致射击时弹夹极易脱落,搞不好就会走火。实战中距离一远子弹就乱飞,穿透力极差,连厚一点的木板门都无法击穿。别说咱们,就连八路缺枪少炮的,都不肯使用这枪。说难听点,你想用它来自杀都很难保证。要是弟兄们缴获了拿来收藏或者当礼物还成,至于说你想用它防身啥的,哼哼”说着轻蔑的扔到了一旁,见识过南部十四性能的军官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马有福相继拿起了几只其他型号的手枪给大家展示了一下,端起碗喝了口水继续介绍:“这几种枪主要流通于民间,在咱们军队里用的不多,主要也就是高级长官和那些情报人员使用,所以兄弟就不一一介绍啦。不过这勃朗宁倒是可以跟大家简单说一下。”说罢从枪支堆里提起一支来:“这种枪说起来也是好枪,也分了好几种型号。街面上有把它叫‘撸子’的。提起撸子倒是可以跟大家费点口舌,让大伙了解了解。啥叫‘撸子’,为啥咱们单说我手上这种‘撸子’呢。咱们民间通常把体重较小、用皮质枪套直接别在腰间的手枪,叫做‘撸子’,而把体重较大、使用木质或皮质枪套并用肩背带斜挎在肩上携带的手枪,叫做‘盒子炮’。大伙看到了,这种枪的体型比较小,射程也近,才五十来米,给咱们当兵的来用不称手,属于那种花拳绣腿的货色。让太太小姐们拿来炫耀可以,上战场打仗就不行了。长官们别着是图好看,咱们战场上根本指望不上。那我手里这种‘撸子’跟其他的有啥区别呢?这种枪官名叫M1935自动手枪,因为是国民政府专门定制,由加拿大生产的,所以也有叫‘加拿大撸子’的,还有叫十三响的。跟这只,”说着左手拿起另外一支“喏,就是这只,两种基本一样。但是大家伙也都看到了,这个的个头明显大了不少,当然威力也就不一般了,比起前面提到的驳壳枪那是各有千秋。咱们队伍上,一般都是中央军团以上军官才配发使用,地方军就说不准了。
手枪因为实战的关系咱们就说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俺说道的还满意不?”说罢憨厚的冲着大家笑了笑,台下的军官报以热烈的掌声。
可就在此时,团督导李天贺站起来露出疑惑的表情,举起了自己的配枪问道:“老马啊,听你讲了这么多种手枪,咋没见提起我用的这种呢?”
马有福连忙快步走下讲台弯腰伸手,接过李天贺的配枪看了看,然后高高举起展示给大伙看:“李长官用的这种,是英国产的韦伯利VI型转**,这种枪在咱们正规军里装备的极少,兄弟也只是见过,没玩过,只知道大部分都是军师级的高级军官、达官贵人和军统、中统的人在用,具体性能怎么样,恕卑职不能详细讲给弟兄们知道。“说完弯腰恭敬的还给了李天贺。
转身回到讲台,马有福就自己知道的左**的性能给大家做了讲解:“这转**最大的优点是不怕瞎火,有一发臭蛋,不影响射击,继续扣扳机就可以自动跳过。不像咱们使得弹夹、弹桥为弹具的,还得取出来退掉臭弹才能继续射击。但是这枪最大的缺点是弹仓里只能装六发子弹,装填的时候必须先把弹鼓卸下来一粒一粒的退出弹壳再一粒一粒得安上,然后才能射击。大伙知道战场上时间紧急瞬息万变,一分一分都性命攸关,关系着攻防的得失,打急眼了哪还有闲工夫伺候它呀,肯定是哪个顺手用哪个。反正俺们下级的军官不爱使唤它。可能长官会问,我这明明是左**,你为啥叫它转**呢?别着急,听俺解释。其实这种枪的正式名字叫:转**。这种枪一共分三种:第一种是外摆式。就是转轮可以甩向左侧或者右侧,直接装填弹药的;第二种是折中式。枪的转轮和枪管连为一体,需要按住枪管从中间把手枪拆开装退弹药;第三种是固定式。不能去除转轮,通过转动转轮从而一发一发装弹像李长官用的就是常见的外摆式转**,因为一般人都是右手持枪,左手装弹,转轮朝左摆出,所以称作左**。”
“说得好!”李天贺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起身走上讲台拍了拍马有福的肩头叫了一声好。回头冲着下面的军官们感叹道:“老话说得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想到光是一个小小的手枪,里面就有这么多讲究,这么多学问。我李天贺受教了。弟兄们,咱们柴团长这是给预备团请回来一个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先生啊。听了马连长的一席话,我李某当真是受益良多啊!大伙说是不是。”说完热切的看了一眼马有福,又看了看含笑不语的柴拯国,这才望向其他的军官。
“是。”台下响起一片应和之声。
“既然大伙都觉得马连长说得有道理,觉得学到了不少知识,我希望大伙都要认认真真的听讲,扎扎实实地记到自己的脑海里,学为所用,不要辜负了团长和长官们的一番苦心。”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示意马有福继续。
正当在座众人大呼过瘾准备继续听下去时,却见马有福向右横跨了一步,站到了讲桌外面,向军官们立正敬了个军礼说道:“各位官长、兄弟,老马我才疏学浅、技艺不精,只对手枪挖的比较明白,就不在这里献丑了。至于这长枪,还是有请咱们教导队的三排长林占标给大家说道说道一二。敬礼!”说完在大家意犹未尽的遗憾中很光棍的走下了讲台。
迎着大家期待的热切目光,一个个头不高的黑脸军人器宇轩昂的走上了讲台,抬手敬了个不算标准的军礼道:“兄弟林占标,以前在川军第二十集团军里当过排长,现在到咱们预备团还是当排长。废话不多说喽,下面兄弟就向各位大佬交流哈对长枪滴心得。”只见他操着淡淡的四川口音向众人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后,随手提起一支‘水连珠’高高举过头顶向军官们发问:“这种步枪有哪个大佬晓得?说出来大家听个耍耍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